南澳Ⅰ号第二阶段考古出水文物近万件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36:58 

记者在广东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采访了解到,汕头“南澳Ⅰ号”打捞船“南天顺”号,在天气和海况允许的情况下,18日将满载着出水的近万件文物离开古沉船“三点金”海域。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已圆满完成今年的水下考古计划,共打捞出水文物近万件。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今年427日正式启动对“南澳Ⅰ号”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以来,水下考古队共新发现4个舱位,同时还发现1块新的隔舱板。经过去年和今年的考古工作,目前“南澳Ⅰ号”已被确定的总舱数有21个,预计总舱数可以达22个。

在“南澳Ⅰ号”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队员对已确定的各个船舱进行探查,部分舱位的文物已经打捞出水。今年出水文物近万件,文物仍以青花瓷器为主,类型主要是盘、碗、罐、钵等。

今年考古队总体打捞进展顺利,打捞船曾3次因台风影响回港避风。由于今年水下考古发掘任务繁重,考古队临时决定将原本计划为75天的工期延至本月中旬。考古队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直至本月15日正式结束,近两日,考古队员主要在打捞船上进行设备的清理和打包。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的抢救性发掘,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汕头“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201049日开始对“南澳Ⅰ号”实行第一次水下考古发掘,共出水瓷器、陶器、铜器、金属器1.1万余件。考古专家从其出水陶瓷器的胎质、釉色、器形、青花图案纹饰风格及烧造工艺等方面判断,其年代为明代晚期嘉靖至万历年间,来源可能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民窑产品。

据了解,下次对“南澳Ⅰ号”的水下考古工作预计将在明年4月底或5月初继续展开。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