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故里寻圣迹(三)

妈祖故里寻圣迹(三)

来源:快乐蜂   发布时间:2015-05-20 20:40:09 

第五站:莆田阔口村,白湖庙,标志妈祖信仰大发展的地方

我来到莆田城东郊五里外阔口村,在村民的指引下,毫不费力地找到了白湖庙。显然是新翻建的庙的规模并不大,仅有主殿和妈祖神像进殿,然而,我却一点也不敢稍微减少对它的景仰。阔口村原叫白湖村,是木兰溪与海潮交汇的地方,也是莆田宋代四大渡口之一,这里船运发达,素有“白湖水市”之称。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白湖村的章氏、邵氏二族的族人不约而同一起梦到,神女对他们指出了建庙的地方。出身白湖村的当朝大官陈俊卿闻讯后,“乃以地券奉神立祠”,献地创建白湖顺济庙。

陈俊卿,宋绍兴八年进士第二名,授泉州观察推官,孝宗时,被授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因刚正不阿,曾被秦桧压抑多年,堪称一代名相。他官显权重,在他的影响下,妈祖信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乡之士友与都人知神者,竭力效奔走,不避寒暑,随丰俭捐金钱”,各地纷纷兴建妈祖庙,到绍定二年(1229年),“神之祠不独于莆,闽、广、江浙、淮甸皆祠也”。由于陈俊卿等人的推动,妈祖每一次显灵都得到了朝廷的敕封,而分封的对象均为白湖顺济庙。而白湖由于靠近作为兴化军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莆田城,周边人口密集,香火鼎盛的白湖庙必然取代圣墩庙成为妈祖信仰的中心,以至于有“昔称湘水神灵,独擅南方;今仰白湖香火,几半天下”的局面。宋绍熙元年,妈祖被朝廷晋封为“灵惠妃”,妃是宋代对神祇的最高封号,妈祖因此声望日隆,成为最高等级的神了。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兴化路分省官员为了春秋二祭方便,把白湖庙迁入路城内的善俗铺原水陆院山门地。新庙面对文峰岭,故俗称文峰宫。这样,香火鼎盛二百多年的白湖顺济庙就此荒废了,至数年前才得以重建。

告别莆田,我心中已经释然。我知道,妈祖是中国老百姓给自己建造的内心之神,这是她从一个普通的渔家女子走向至高无上的神坛,又从神坛返回到民间的根由。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