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以来,经济区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加快向高端、蓝色经济转型,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5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增长27.7%、27.4%和26%;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38.8%和43%。
以重点园区、特色产业和产学研机制为抓手,不断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该区以先进制造业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业,目前已有11个项目进园建设,4个项目已投产。全力抓好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蓝色海洋产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产学研机制不断完善,该区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合作的山东省模具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浙江大学合作的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潍坊分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的机械工业产品平台共性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快速制造模具中心主任卢秉恒院士工作站等一批创新载体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正在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已通过省专家评审。
把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力争使其成为经济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该区以“玄武品牌服务业一条街”建设为载体,加快星级酒店项目建设,努力将高速公路以南4平方公里区域建设成为中心城区北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同时,加快商务楼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产业。目前,5栋商务楼已竣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恒信担保公司等20多家楼宇企业已入驻。
瞄准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不断改进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该区重新修订完善了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招商任务与个人年终绩效和干部考核使用挂钩,充分调动招商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高新园、先进制造业工业园、高层商务楼宇等招商资源,围绕“大、精、尖”项目开展招商选商,加大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力度,推行“无地招商”,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实行“借力招商”。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工建设项目69个,总投资147亿元。
把“双城同创”工作与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有机结合起来,稳步推进旧村改造,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以“双城同创”为契机,对全区主次干道的环卫设施、交通设施、路面和背街小巷进行了升级改造和集中治理,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扎实推进旧村改造,今年以来回迁群众1948户,建设楼座53个,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紧紧围绕改善民生这个根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投入持续加大,投资500多万元,对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完善;卫生医疗工作继续加强,扎实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活动,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以及城镇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劳动保险征缴工作完成全年任务的60%以上;积极创新方式,通过在开发区门户网站设立劳动用工服务平台、与驻潍及省内十余所高职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优化企业用工环境等措施,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今年已为企业招工1100余人。(马林峰 温晓伟 考晓东 孙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