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十个县市区争当“蓝色小巨人”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44:4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县市区在这场“蓝色浪潮”中,显示出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624日下午,来自半岛蓝色经济区十个特色县市区的领导与专家一起,详细阐述了各县市区在这场蓝色经济建设浪潮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胶南:助力东北亚货运中心

胶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封洪海认为,青岛胶州湾隧道、大桥马上就要开通,从距离上西海岸将接近市区。胶南的优势还有正在建造的董家口港。“董家口港现在是中国的第一大深水港,是中国第一个可以停泊40多万吨船舶的港口。泊位112,吞吐量超过了目前青岛港口吞吐量的总规模。董家口港的建设,对青岛建设东北亚国际货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以及价格的形成中心,都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目前胶南的蓝色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已经初步形成了“两区、三带、多点”的发展格局。

黄岛:实施蓝岛绿岛计划

随着青岛胶州湾隧道、大桥的开通,黄岛将进入和青岛主城区同城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将不断地从母体上汲取营养,得到支撑。向蓝色经济进军,提升我们的区位优势。”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工委书记、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主任张大勇说。

张大勇介绍,黄岛区提出了“旅游下海、智慧上山”的口号,围绕薛家岛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正在新建的五星级酒店就有15家以上。此外还规划了114平方公里的国际生态城。黄岛还规划实施“绿岛计划”。以国际旅游岛为示范区,今明两年投入25亿元对凤凰岛27平方公里的全岛整体高水平绿化。

青岛四区发展现代服务业

市南区副区长刘伟政在论坛上发言的主旨,就是发展高端服务业,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深蓝区”,发展一种结合蓝色经济的“蓝色服务业”。

市北区人大副主任、小港湾蓝色经济产业基地管委会主任赵岩,着重介绍了市北区现代服务业的亮点项目,例如将小港、中港、大港连在一起,打造10公里海岸线的景观大道;馆陶路上的德国风情街;青岛港6号码头的游轮港口等。随着这些项目的进展,市北区要逐步把老港区变为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区。

在四方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波看来,随着近几年旧城区改造和老企业搬迁,四方区腾出了大量新开发用地,便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东部结合旧城改造打造商贸中心,西部打造集经济岸线、生活岸线、旅游岸线、生态岸线为一体的旅游港口;中部打造居住商铺。”

李沧区副区长刘宝介绍说:“李沧的第一个机遇,是利用建造火车北站和老企业搬迁,把整个环湾2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做统一的规划、改造、升级;第二个机遇,就是利用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李沧东部举办的契机,加大招商改造力度,把李沧东部打造成一个影响青岛、辐射半岛区域的一站式购物天堂,形成新的高端服务业聚集区。”

崂山城阳拼“智力”靠特色

崂山区委书记慕建民说,“技术和资本的结合,才能使技术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了‘蓝色硅谷’的概念之后,崂山区有责任、有义务成为蓝色硅谷的发动机。”滨海公路崂山段有一个金融城,一个科技城。这两个城的打造,为“蓝色硅谷”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崂山有很多的高校、科研院所都能为这台“发动机”提供助力。

城阳区副区长李桂锡说,城阳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一个是区位优势,一个是交通优势。城阳还有雄厚的工业制造业基础。全区工业企业形成规模的达8000多家,去年的工业产值接近2000亿,动车的制造基地就在城阳。

威海两市打造产业优势

“荣成海岸线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占全国的三十分之一,这是目前我国县级市中海岸线最长的。水产品去年达到了200万吨的产量,海带养殖占了全国产量的50%,鲍鱼产量占到全国的12%。”荣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焕孟介绍说,“荣成有决心打造先行区。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产业优势。”

文登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晓阳说,经过了三年奋斗,南海新区被确定为全省三大海洋新区之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登对南海新区的定位,是要建成全省蓝色经济区里的先进区。蓝色经济区必须依靠蓝色产业支撑的支撑,我们加大了产业招商的力度。”截至目前,南海新区一共有世界五百强和央企、国企的企业五家,上市公司投入的项目是10,80个过亿的大项目在南海新区投资建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