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渔业局局长赵兴武一行到寿光视察伏季休渔和现代渔业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赵兴武局长对寿光市伏季休渔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要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海陆联合巡查,维持良好的伏季休渔秩序。
寿光市现有海洋捕捞渔船592艘,其中450马力以上大马力钢质渔船154艘,150马力至300马力中型钢质渔船217艘,150马力以下木质渔船221艘。部分渔船常年在黄海、中日暂定措施水域作业,伏休期间,有200多艘渔船在外地停港。渔船数量多,监管难度大,为做好今年的伏季休渔工作,该市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加大管理力度,确保伏休秩序良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的伏季休渔领导小组。并逐级签订了伏季休渔工作责任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船、到人。二是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组织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等1000余份,提高了伏季休渔的社会关注度和渔民休渔的自觉性。三是强化船位核查。 将全市592艘捕捞渔船进行划片包干,落实到16个渔政、渔港检查员(即伏休责任人),逐船核实伏休期间渔船所停靠的具体港口,随时掌握渔船动向,实行停、离港报告制度,将渔船动态管理落实到实处。同时,实行了电话、短信警示制度,定期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对休渔渔船进行警示,增强对违规渔船的威慑力,打消其伏休违规捕捞的念头。四是强化海陆巡查。成立了以中国渔政37303为主的海上巡查组、陆地检查组,并向本市渔船异地停港集中港口派驻了工作组,加大对伏休渔船的管理控力度。坚决杜绝违规生产行为。
赵兴武局长对寿光市现代渔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要求该市要立足实际,继续加大基础投入,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注重质量安全和生态效益,稳步推进现代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寿光市不断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加快品牌渔业、生态渔业和设施渔业建设,实现了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全面转型。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3处,计5.5万亩,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4处,计2.7万亩,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处,计2.6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6.7万亩,无公害水产品33个。2010年,寿光毛蚶、羊口咸蟹子、寿光蚂蚬3个产品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填补了全省成功申报海洋水产类地理标志品牌的空白。寿光文蛤、四角蛤获国家级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实现了该市海洋水产类绿色食品“零”的突破。外海远洋渔业发展快速,全市具有冷冻能力的外海远洋渔船达到100余艘,计3.6万马力。2010年全市渔业总产值达48亿元,占该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