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依托海洋资源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现代蓝色经济包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以及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活动。这些产业经济均可称为现代蓝色经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海洋科技产业发展的先导区。2011年初,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渤海的烟台,是连接辽东、山东半岛的枢纽城市,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丰富的海洋资源。目前,烟台全力打造中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烟台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延林说:“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烟台在这一战略规划当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并被赋予骨干城市地位。目前烟台就抓住这一重大的发展机遇,积极地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
蓝色海洋经济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就是渔业养殖生产。2010年,烟台全市渔业总产值达到526亿元人民币,科技渔业的建设步伐加快。山东东方海洋公司与挪威合作率先引进了三文鱼卵孵化并获得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而集水产加工销售、冷链物流仓储等为一体的安德水产公司目前正在打造冷链物流基地,拟在全球建立冷链物流战略基地30个,形成拥有300万吨低温仓储能力的超级冷链物流航母。
烟台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及低廉的服务价格,让冷链物流基地具有强有力的竞争力。安德水产公司董事长丛滋岗说:“烟台是占8%到9%全国的出口水产品的基地,而现在中国国内的需求量比较大,因为中国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所以说我们这里作为一个航母一样,一个大规模的(水产品仓储基地),这个规模在全国是最大的,单体的,在世界也是最大的。”
海洋生物所衍生出的产业是海洋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浩瀚海洋中的丰富生物资源被科学合理运用,为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烟台在海洋生物产业方面,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山东东方海洋公司与中科院海洋研究院合作建立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培育了三个国家级海带新品种;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联合研发了利用鱼类余料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胶原蛋白,新增效益7000多万元。
烟台绿叶制药公司研发的微球缓控制剂平台和双层脂质体包埋技术国内领先。其药物主要针对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科疾病及糖尿病等人类疑难杂症。绿叶制药集团非临床研究部总监田京伟介绍说:“抗肿瘤方向在制剂方面有两方面的新技术。第一方面是脂质体,我们有一个脂质体研究的平台,这是全世界上市的第一个紫杉醇脂质体是我们公司的。第二个方向是缓释微球技术。在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这样的药物里面,它需要持续用药,每天用药很不方便,而且药物的波动影响疗效。我们设计了缓释微球,给一次药可以缓释一个月,这样对病人带来了用药的方便性,而且保证疗效。”
在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方面,烟台大力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以港兴市”战略,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3.2%,完成旅客运量966.9万人次。烟台保税港区是全国第13家保税港区,目前一期已正式封关运作,是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重要的前沿功能区。中铁渤海轮渡是全国第1条超过百公里的海上铁路轮渡,可以同时渡运火车、汽车和旅客。它连接烟台和大连,开辟了山东到东北的最短路线,串联起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两个发达城市群。此外,烟台港西港区、芝罘湾港区、龙口港区、莱州港区和蓬莱港区五大临港物流园区的快速建设,使烟台到2015年,全市的港口吞吐量将达到2.6亿吨。其中,西港区在港口建设中,注重运用新型传输带和运输网络,使港口货物运输更加便利快捷环保。西港区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孙治江介绍说:“通过这个卸船机,一小时2750吨,这个卸船能力非常大。然后通过这个卸船机,卸到皮带上,皮带传送到后方的堆场,直接利用堆取料机轨道,是六条专业线,然后这边有铁路,这样就很快,效率也提高了。”
海洋装备制造业方面,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起重量、最大跨度、最大起升高度、技术难度最高的2万吨桥式起重机。2010年10月,该公司成功为中海油交付了国内首座自行建造的深海半浅钻井平台,该平台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钻井系统和动力定位系统,标志着我国打破了新加坡、韩国等国对该技术的长期垄断。对于蓝色经济战略对中集来福士的影响,中集来福士行政专员王海峰说:“山东省从各级政府,省里、市里,包括区里边,对我们都非常关注、非常重视。我们企业也被列为烟台“8515工程”的骨干企业。所谓“8515”就是烟台市在各个不同的领域设置骨干标杆企业,市里边有专人负责、专项政策,在这一点我们现在已经感受到这种集全市之力共同发展蓝色海洋经济。所以在这一点我们也非常庆幸我们地处烟台,地处蓝色半岛经济区的核心,我们还是受益颇多的。”
除了渔业、物流和制造业,海洋文化旅游业也是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烟台是滨海旅游胜地,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道教文化起源地之一的昆嵛山,秦始皇三次登临寻求长生不老药的芝罘岛等,为烟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而烟台作为中国的葡萄酒城,拥有享誉国内外的张裕葡萄酒品牌。张裕也借蓝色经济之机,大力推广葡萄酒文化之旅,张裕卡斯特酒庄靠海而建,不仅为葡萄酒原料种植带来最佳的地理位置,也增加了旅游文化产业的收益。此外,烟台天马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建设天马栈道,力图打造烟台海滨婚庆中心,也希望通过文化产业的区域整合,留住更多的人才。天马公司总经理王有昌说:“现在是(烟台开发区)管委下决心,我们企业也下决心,想打造一个北方的浪漫基地。烟台开发区是一个工业城市,如果光是产业功能在这里,没有太大的后劲,必须把研发机构引进来,然后要发展民营经济。那研发机构高层次的人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留住这些人就是开发区的财富,开发区的发展才有后劲。”
通过渔业、海洋生物、物流运输、装备制造和文化旅游等蓝色经济产业,十二五期间,烟台将进一步扩大海洋支柱产业规模,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烟台蓝色经济区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