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山石

故乡的山石

来源:石志新   发布时间:2015-05-20 20:49:09 

那天,单位接到一个举报电话称,有人在某某海域投石,我的老家是内陆偏僻的山村,第一次参加现场执法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免有些好奇,望着那些堆积如山、奇形怪状、有棱有角的石头,我忍不住问同事: “这些石头投到海里干什么用?”“石头是业主用来人工造礁养海参的,石头能让海参附着在上面。” “那这些石头是从哪里运来的?” “大都是从郊区的山上开采的,也有一些是从旧村改造现场运来的。”“还得花钱买吗?” “当然!谁还白给?现在石头可贵呢!”……

从执法现场回来后,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海边那一堆堆石头,原来石头还有这样的作用!突然间我想起了故乡的山石。

我的家在一个小山村,静谧的小村坐落于开满山花的青山脚下,村前不远处是一片树林,树林旁就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里的流水常年不断。记得我上中学时,语文老师命题《家乡新貌》《美丽的家乡》之类的作文时,我总喜欢用“依山傍水”“山青水秀”等词语把家乡描绘成童话般的田园世界。在我的记忆里,故乡的山间留下了我童年的足迹。上小学时,我经常帮家里干的活就是上山挖野菜、打猪草。春天,野花开满了山坡,散发着无尽的芳香,诱人极了。夏天,在山上走累了,就找块干净的石头,坐在上面歇歇脚,有时突然下起了雨或刮起了风,就躲进石屋里去避一避。

记得那时,山上到处是石屋,所谓的石屋,最初是羊倌就地取材用一块块石板垒起来的,夏天能避暑、避雨,冬天也能避风雪。别看只是用一块块石板垒起来的一座座圆形小石屋,却坚固得很,山上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

那个年代,方圆几十里的农家盖房子、打地基、砌墙,总缺不了山上开采出来的石头,在土地多一些的村庄里,盖新房的地基下及露出地面1米左右的墙体,全都是用石头砌成,上面再用人工做成的土坯垒成土墙。至于那些居住在山谷里的村民,由于土地稀少,盖新房时,则全部用石头垒成,有些条件好些的家庭,还要到山上开采并加工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板来装饰屋檐,对家乡人来说,山上的石头是家家户户盖新房必备的建材。那时候,精明的村民如开一家石材厂一定能赚好多钱。

改革开放后,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也纷纷打起了山上石头的主意。前些年我回家探亲,忽然发现,原先属于公家的山也对私人放开了。我的一个本家堂弟开了个石料厂,仗着他的一个内兄在某市当公路局长,据说发达了,堂弟内兄所在城市修高速公路所用的石子几乎全被我这个堂弟承包了。由于受利益的驱使,儿童记忆里开满山花的山早已是千疮百孔,有个别地方,整个山头都被削平了。

这种无序、无度滥采的行为,引起了一些村民的不满,一些人开始反映举报。好在上级政府能够听取民意,采取了严厉的保护措施,责成当地政府进行了行政干预。最近几年,山下所有的私人石料厂、石灰窑都停工了,但令人遗憾的是,修复已经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还不知要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

离家多年,我还时常怀恋故乡的山石。每次回家,我都要爬一次山,每每接触到山上的石头,就让我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故乡的山石,虽然不像鹅卵石那样好看,也没能摆在奇石馆里供人欣赏,但却很实用。无论用于铁路的路轨下、高速公路地基下,还是用于城市高楼大厦的建筑上,都能默默无闻地承受着、奉献着,从不张扬、从不炫耀。久居城市的我,每每看到城市里的山石,总会联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