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整合优势资源 构筑发展载体

来源:文登网 记者 刘政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1:5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发展蓝色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区,威海文登南海新区战略优势、区位优势突出,国内罕见;依海而建、因海而兴,丰富的资源令人羡慕;超前谋划、先行先试,雏形渐起的蓝区发展框架,为抢占制高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搭建了良好载体。“蓝色崛起”系列报道今天请看优势篇——整合优势资源 构筑发展载体。

继龙江重工二期工程、现代风电项目开工建设之后,又一风电项目——总投资4亿元、研发制造国内直径最大可达8米的风力发电机主体塔筒以及叶片的龙海重工项目也在加紧建设,计划7月份投入生产。该项目达产后,将和韩国现代重工、中国大唐风电投资5亿美元建设的现代风电机组项目,龙江重工投资5.2亿元兴建的风机塔筒、轮毂项目共同在南海新区形成一条完整的现代风电产业链条,这也是我省第一条风电产业链。

南海新区管委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徐明介绍,这条完整的产业链得以形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得益于南海新区具备发展风力发电丰富的资源,也就是风能资源,这是发展海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一种不可或缺的并且是可再生的能源。发展蓝色经济,南海新区确定了七大产业,其根据就是南海新区具备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然条件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除风能资源丰富外,南海新区地热、潮汐能等海洋新能源以及矿产资源含量丰富,储量充足,亟待开发。根据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部署,立足于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文登蓝色经济发展定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深化对日韩开放的重要门户、国际国内知名的滨海度假胜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王亮在对文登拥有的优势进行精辟分析后指出,只要把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优势与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密集的政策优势结合起来,积极抢先,勇于突破,文登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半岛版图中的那一抹“文登蓝”将更加熠熠生辉。

发展蓝色经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先行区,南海新区在具备能源丰富外,其区位和交通优势也非常明显,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节点和东北亚开放合作的前沿,是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高速公路、济威铁路、城际铁路、开放港口、国际机场一应俱全。正在加紧建设的南海新港,毗邻国家主航道,适宜建深水大港,目前,两个5000吨级泊位已经通过省发改委审批,5万吨级泊位通过专家论证,远期将建成1530万吨级的港口。

发展蓝色经济,南海新区另一闪光点是拥有数万亩国有存量土地和大量未利用的荒草地,可作为生态和建设用地空间很大,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滨海资源,这在全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极为稀缺,而且这里地势平坦,非常适宜大规模统一规划开发。

威海龙江重工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宝富告诉记者,他们在南海新区投资,不但是看好这里丰富的土地资源情,而且这里水、电、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比方说,这里的电能保障充足,是全国少数几个不限制用电量的电网之一,为项目的进驻提供了强劲的承接平台。

为把南海新区的资源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自2007年以来,南海新区承载能力全面提升,规划控制面积160多平方公里,规划建设面积90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0亿元,“十通一平”配套设施基本到位,被确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区内引进建设了瑞霖药业、现代风电科技、首钢物流、誉阳电动车等项目,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运输物流、临港生态化工、滨海旅游等产业为主导的海洋产业体系。

目前,文登正在加大对重大战略事项和重大政策的研究力度,围绕蓝色经济区科教人才管理、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创新、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集中集约用海、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一批先行先试事项,推进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这对南海新区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南海新区也必将以亮丽的身姿融入半岛的蓝色版图之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