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向无限资源要效益 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过程中,莱州市在发展空间上有进有退,在资源利用上取舍有度,把有限的资源节约利用,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在大唐莱州风电三期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工程竣工后年可提供清洁能源约29100万千瓦时。除大唐莱州风电外,如今,在莱州市108公里海岸线上,华电、华能等一批国字号企业纷纷抢滩,风电项目总投资达到了220亿元,成为山东省首个百万千瓦风电场项目。上百座高耸入云的风机塔,正将莱州年有效风200天以上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能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唐莱州风电项目经理李中发对记者说:“风能绿色环保,是无限能源,与火电相比每发一万度电,可节约煤3吨左右、可节约水6吨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吨左右。”
高耸的风机塔是莱州市转变思路,向空间发展要效率,向无限资源要效益,建设新能源基地的见证。风机塔下,百万亩盐田里的卤水也正在悄然变化,通过从卤水中提取微量元素,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提溴后)原盐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效益比以前提高了20%左右。在拉长企业产业链的同时,实现零排放。”诚源盐化公司副总经理任旭华告诉记者。
退出陆地进军大海。莱州港2号港池围堰正在填充,沧海桑田,千亩新生土地将换来5万亩国家沿海防护林的生态安全。进退之间,黄河三角洲区域最适宜建深水码头的岸线得到了充分保护和纵向延伸,莱州港规模迅速扩张,吞吐量正以年30%的速度增长,向亿吨大港迈进。进退有新意,取舍显智慧。在黄金业,刚刚投产的金银铜合金回收项目年可消耗300多万吨黄金尾矿。在建材业,兼并重组,舍小扶大,新引进的人造岗石项目,使漫山碎石摇身变成了精美的建筑装饰材料。在水产业,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使养殖废水达到零排放,海底造礁、耕海牧渔,为海洋生物建起的是生态家园。“我们坚持‘进退取舍’原则,进获得的是更广阔的空间,退则保护了现有资源,取体现的是节约利用,舍弃的则是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蓝黄’战略的本质就是‘绿色’战略,高效生态经济的要义就是科学发展。”莱州市发改局副局长鲍林芳这样讲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