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港口升级 接轨世界(图)

来源:余璐 王祖凌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2:18 

随着航道的不断加深,与之相连的港口也在不断发展着。从1952年10月17日,天津港重新开港通航到今天,天津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航道水深-19.5米,

25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港,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的国际大港。港区陆域面积已经达到53平方公里,发展成为以干散货和液体散货作业为主的南疆、以集装箱作业为主的北疆、正在建设的东疆、以5000吨级以下小型船舶作业为主的海河四大港区,共拥有140多个泊位。

航道加深了,进出天津港的船舶也在逐年升级,1万吨、10万吨、20万吨、25万吨……这些来来往往的国际货轮、邮轮对天津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船舶的升级,推动了天津港的发展,现在,天津港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货物装卸地,它已经将目光投向了世界,要从单纯提供港口装卸服务向国际贸易枢纽转型,要将港口辐射力延伸到内陆地区,要提供港口综合配套服务,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竞争力。

港区升级 发展国际综合物流服务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产力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通,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资源的全球流动中,海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80%以上的国际贸易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实现的。海运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港口的发展,随着港口枢纽化、深水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港口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抢得先机,天津港也将进行转型升级,从单一的港口装卸服务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加快物流项目的建设,成为国际贸易枢纽,将海运与其它运输方式更为有效地连接起来,实现港口的升级。

为此,天津港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港口服务功能,重点建设26.8平方公里的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和7.03平方公里的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形成港口物流基础平台。同时,在东疆港保税区,续建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区工程,形成港航企业聚集,航运市场要素活跃、配套服务完善的特色航运服务区。

而在新建的东疆港区的中部,将会建起一个具有现代化进出口货物加工、配送、采购、换装、分拨等功能的物流加工区,可为国内外物流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全程物流服务。同时为了进一步连接港口腹地、沟通亚洲内陆,港区的西北部还规划了一个大型现代化海铁换装中心,提供快速、便捷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作业通道。

建立无水港 将辐射力向内陆延伸

目前,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而在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内地货物通关占航运服务中心通关业务总量的70%以上。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内陆腹地从来都是天津港的重要支撑,提高与内陆的合作,将是天津港进一步提高货物吞吐量,发展成为国际资源配置枢纽的重要环节。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内陆的合作,抢占内陆市场,提升港口竞争力,天津港开始了在内陆腹地省份建立“无水港”的步伐,以公路集装箱运输为载体,以两地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合作为依托,引入相关船公司、船货代理等企业参与,形成内陆“无水港”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据测算,采取这种“无水港”模式,中部省区可节约物流时间1~2天,西部可节约3~5天,节约物流综合成本20%左右。“无水港”的建立不仅能进一步提高两地的通关效率,减少物流时间,降低综合物流成本,还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与共同发展。

目前,天津港已经先后在北京、石家庄、河南省、宁夏、乌鲁木齐集等省市区建立了“无水港”和集装箱场站。在此基础上,天津港还将用三四年的时间在天津港服务的所有腹地省会城市普遍建立“无水港”,增开内陆班列,积极推进“大通关”,扩大腹地口岸直通,实现港口功能、保税功能以及电子口岸功能在内陆腹地的延伸,使港口在内陆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与国际接轨 提供综合配套服务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国际合作不断加深,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生产经营活动。这都要求港口不断加快国际化步伐,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所以,天津港也将加快国际化步伐,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在今后几年里,天津港将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3~4年时间里,实现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准箱,月集装箱航班达到700班。扩大港区规模,加快13平方公里南疆东部港区、30平方公里东疆港区的吹填造陆,同时启动14/8平方公里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南扩区的建设,使天津港的港区面积在2010年时能够达到100平方公里。

在东疆港区的规划中,除了传统的码头作业区、物流加工区外,还将发展港口综合配套服务区,在配套服务区的北部将建设以居住为主的生活区以及与之配套的商业、医疗、教育等设施,服务区东部将建设商业商务区、休闲度假区、邮轮码头等国际商务服务设施,使东疆港区在具备集装箱码头装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基础上,还将具有商务贸易、生活居住以及休闲等功能,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本版撰文/新报记者 余璐 王祖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