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颁奖典礼暨“神鹿杯”国际鸟类摄影大赛启动

来源:首都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0:55:54 

5月27日,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颁奖典礼暨“神鹿杯”国际鸟类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该活动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北京绿十字绿野方舟NGO组织和江苏省大丰野生麋鹿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台湾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盐城市政府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晚报社100多名记者,和湿地学校师生代表、上海武警八支队部分官兵出席了这次活动,NHK(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发来贺电。

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颁奖典礼暨“神鹿杯”国际鸟类摄影大赛启动

2010年7月20日,由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起的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在国家林业局宣布设立。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史上,为麋鹿设立专门保护奖项尚属首次,是巩固保护成果的重要创举。此举旨在唤起更多的人投入到珍稀物种麋鹿保护活动的行列中,同时感恩为野生麋鹿保护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各界人士。

麋鹿保护奖设立以来,来自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麋鹿保护者通过各种方式参与了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评选活动。经过新闻发布、网络报名、专家评审等环节,在初评的近200件作品中,最终产生麋鹿贡献奖2名,麋鹿科技奖一、二、三等奖各2名,麋鹿文化奖新闻类、文学类、摄影类、影像类分别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组织策划奖1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野生动物与行为生态研究组组长蒋志刚博士和英国剑桥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曹克清先生并列获得科技一等奖;CCTV7《乡约》栏目制片人肖东坡获得麋鹿文化奖新闻类一等奖;NHK(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田中清隆记者获得麋鹿文化奖影像类三等奖。潜心研究麋鹿、壮大麋鹿种群、率先实现麋鹿野生放养的麋鹿专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务副主任丁玉华,为麋鹿物种保护作出重大贡献的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并列获得麋鹿贡献一等奖。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十一世贝福特公爵收集了欧洲仅存的18头麋鹿放养在乌邦寺庄园,至今世界范围内近4000头麋鹿都是那18头的后代。

中国首届“神鹿杯”国际鸟类摄影大赛为期一年,即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国内外鸟类摄影爱好者及各级摄影家协会会员均可参与。邀请国内知名摄影、鸟类专家7-9名评委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稿件进行评审。此次大赛共设五个奖项,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奖金500—3000元。优秀奖20名。本次大赛以“尊重生命爱护鸟类”为核心,以宣传麋鹿文化,展示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麋鸣盛世 鸟兽相依”的和谐景象为目的,从而进一步探究旗舰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领军作用。首届中国麋鹿保护奖的颁发和“神鹿杯”国际鸟类摄影大赛的启动,对于捍卫国家生态安全,传承生态文化,实现生态科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麋鹿这个珍稀物种的意识应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今后,麋鹿保护的重大成果将表现在保护区以外的大自然中和野生麋鹿种群的壮大和研究上,显现在麋鹿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上,从而达到惠及子孙,造福人类,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南黄海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截止2010年,已有麋鹿种群1618头,占世界总数的40.7%,全国总数的60%,其中野生种群156头。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目前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拥有麋鹿数量最多、建立了最大麋鹿基因库的自然保护区,而且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驿站,被湿地国际列入“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网络”,丹顶鹤、黑脸琵鹭、疣鼻天鹅、东方白鹳等315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