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说 不应再犯的错误

来源:万 言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2:27 
饱受争议的厦门PX项目终于在强大民意的“胁迫”下搬迁了。表面上看,政府顺应了民意,公众的诉求得到了满足,各方似乎都能够接受。但是从深层次看,这种以沉重的成本与代价换回的所谓胜利,除了苦涩,更应具有警示价值。我们本不该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为什么各级政府已经决策了的事,却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同,以至最终在公众的强烈抵触下被迫改变。追寻此事始末,其根源还于地方政府的失误、失责。1995年厦门海沧区在规划为“石化工业区”之后,又被重新定为“城市次中心”,多年来的大兴楼盘,使海沧新城区初具规模,人口密集,这就导致先前单个看起来符合环保先进标准的PX项目竟变成了高风险项目,两者矛盾日益突出。而为改变这一尴尬现状,公众和政府都付出了高额的代价。从去年105位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到今年6月厦门市民“散步”反对PX项目,再到厦门市政府开放“公众参与”;从政府前期招商到后期危机公关,以及未来赔偿项目方,这其中不仅公众为民意支付的“成本”是高昂的,政府为失误付出的更是一笔巨大的行政成本。而这种因为政府在追逐GDP的冲动下,缺乏科学发展、规划环评的一种行政失误的巨额社会成本支付,说到底,还是要纳税人“埋单”。对此,想明白之后,公众恐怕更多的是痛惜与痛恨,甚至会有强烈的问责诉求。
目前正是国际重化工业向我国转移的高峰时期,其转移的地区多为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尤其是港口条件优越的沿海港口城市。为把握这一机遇,加之重工业的产值要远高于一般轻工业,沿海各省市尤其是具有深水港口优势的省市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以吸引大项目,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都宣称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发展重化工产业作为地方经济增长点。各种沿海石化产业发展规划让人眼花缭乱,发展目标动辄定位为“中国最大”“世界级”,一些存在重大环境争议的工程、项目也在众目睽睽下频频上马。
众所周知,化工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是污染环境的大户,许多新型临港重化工业建设,又主要是利用围涂造地,这也无疑对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而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绝大多数沿海城市的建设规划没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这就意味着这些地方的政府也许有一天会陷入和厦门一样的困境。
当前沿海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往往是由于布局性、结构性的不合理造成的,这些问题已经不是项目环评能够解决的,必须通过规划环评,从生产力布局、产品结构、环境承载能力、岸线资源分布等方面,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的可行性,制定沿海石化工业发展规划。从决策源头上对发展布局、结构、规模等进行优化调整。
而对地方政府而言,与其跟在突发事件和被动形势后面“亡羊补牢”,不如早些防范,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规划环评介入得越早,越能及早规避问题,付出的代价越小。吃一堑要长一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