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全球金融危机把中国提前送上了国际经济领导地位,比北京战略家们计划的时间提前了十年。这大大提高了使中国经济从低质量的出口模式走向更高价值的、国内驱动增长的紧迫性。
一个结果就是中国贸易和对外投资的加快。对于中国最大经济伙伴美国来说,这种新的多方向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由于最新的数字显示两国之间的双边投资在收缩,美国必须改变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以确保能得益于中国即将到来的国内增长时期。
中国的海外投资战略最初是为了获得重要的自然资源。最近,中国越来越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机械,尤其是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所确定的“战略部门”。海外扩张由越来越有钱的国有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引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等主权财富机构也采取了更积极的投资战略。
但是初步的迹象表明,美国正错过中国第一轮的新海外支出。最近一份报告指出:“2010年的大事是(中国的)资金涌入美国以外的西半球国家,主要是巴西,但也有加拿大、阿根廷和厄瓜多尔。”
还不清楚的是,如果目前错过中国持续国内增长和迅速增加的海外开支所带来的巨大机会,美国能否承受得住。虽然2010年一系列外交争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中国投资减少的一个原因,但美中关系的制度安排总的来说未能跟上中国经济的迅速上升。
中国渴望在美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先进制造业和金融部门扩大投资。但美国的政治阻力非常大,北京人士称,华盛顿对是否欢迎中国的投资给出了不同的信号。中国官员希望华盛顿提供可接受投资的领域清单,并且似乎对美国政治经济复杂的制度安排感到失望。与此同时,美国官员对中国资金的安全影响表示担心,中国方面总体缺乏透明度的事实继续加剧了这样的担心。
显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双方采取行动。华盛顿必须承认中国的海外投资将是今后的经济现实,并制定一项能利用它来支持国家利益的战略。将人民币政治化已经损害了华盛顿在北京的信誉,避免关于投资要素的合理争论出现类似的退化必须成为战略重点。华盛顿应考虑建立在它最需要的领域吸引中国资金的机制,例如城市房地产开发和制造业。
华盛顿还可以学习欧盟的做法,欧盟往往能比较好地区分与北京在意识形态方面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分歧。
对美国来说,核心难题是针对中国的经济崛起制定更加连贯一致、战略上更具建设性的反应。这需要在华盛顿开启一种模式变化——一种更关注如何得益于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新机会而不是“中国威胁”的模式。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