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海域开始海上搜救演习 首次用移动终端定位
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海军等单位协办的2011年南海部际联合海上搜救联合演习于5月25日晚19时开始,在海南三亚海域举行。海上搜救演习首次启用移动终端定位高科技手段。
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主任翟久刚介绍,近年来,我国的海洋经济特别是海洋捕捞业迅猛发展,常年在中国南海海域作业的渔船近2万余艘,40%的渔船属于远海作业,60%的渔船为近岸作业。受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等因素影响,大规模海上渔船及渔民遇险的险情时有发生。但由于发生后报警晚等原因,给搜救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本次演习,在搜救工作中,充分运用移动终端定位、漂移推算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在缩小搜救范围,提高搜救成功率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在海南,国内其他沿海省市也经常将移动终端定位辅助系统、漂移推算系统应用于搜救工作中。但是,国内从来没有对移动终端定位的精确度和准确行进行评估。
此次演习主要为加强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在搜救行动中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海上搜救中心与搜救成员单位之间处理海上突发事件的联动机制,探索移动终端定位、漂移推算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在海上搜救行动中的应用,不断提高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指挥和应急反应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本次演习,将根据沿海海流、风流的实际情况,测试移动终端定位辅助系统、漂移推算系统的精准度,并对漂移推算系统的数据模型进行校正,以便今后更好地运用到搜救工作中去。
演习于5月25日晚上19时开始,预计27日中午结束。整个演习将持续40小时。演习地点位于三亚锦母角西南方向约30海里处举行。本次演习共有两个项目,即人、筏落水漂移推算搜寻,和人落水漂移移动终端定位搜寻,共有5艘船舶和1架直升机参演。
此前,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已联合海南通信部门和南海海洋预报中心于5月18日-20日在七洲列岛、琼海谭门港、大洲岛、三亚锦母角等4处海域的7个点举行了预演,以确保正式演习顺利进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