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海

来源:文登网 记者 永芳   发布时间:2015-05-20 21:00:0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每前进一步都是由海洋科技的发展带动的。

纵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科教兴海已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

精耕蓝海,科技先行。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王亮提出,要打造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培训海洋高端人才,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将科教兴海提升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高度。

伴随着一项又一项海洋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一个又一个海洋创新平台的建设,一个又一个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落地……文登在决胜海洋的征程中,紧攥“科教兴海”这根定海神针,抢占蓝色经济制高点,向蓝色经济发展的广阔领域进军。

科技创新

“蓝色经济”新动力

海洋已成为21世纪竞争的焦点。海洋领域内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

放眼全球,沿海各国已将发展海洋科技纳入海洋产业发展的关键战略。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海洋强国,不断加快调整海洋产业政策,加大海洋科研产业化投入;发展中国家巴西经过10余年努力,深水石油勘探和开发技术跃居世界先进水平。而国内,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沿海地区就掀起了科技兴海的热潮,加快了海洋科技进入经济主战场的步伐。总的看来,世界各国发展海洋经济,已从以往注重海洋产业产值的增加,过渡到更加强调促进海洋产业结构快速升级、海陆产业互动、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新阶段。

发展蓝色经济,正是科技大有作为之时。

四年前,文登高瞻远瞩地实施了南海大开发战略,打造了海洋新能源、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临海、涉海、海洋产业集群。

如今,信步南海新区和经济开发区,你会在每一个大项目中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身影,从每一个项目中感受到科技的力量。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日渐成为决胜海洋的战略要素,成为蓝色经济的新动力。

落户于临港产业区的瑞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抗艾滋病新药——艾复康胶囊的企业。公司产品由中科院院士研制并获得国家专利,技术含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工程进展迅速,计划6月份投入生产,年可生产药品10万份,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在华洋药业,其生产的银杏叶提取物(GBE),畅销美国、日本、西班牙等15个国家和地区。其从海带中提取的碘和褐藻酸,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有效提升了海洋生物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力度。目前,海洋生物医药开发热潮涌动,南海医药园、瑞霖药业等项目建设快马加鞭,目标直指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功能保健食品。

在新能源领域,从事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开发生产的金太阳光热发电有限公司,是世界上少数几家掌握太阳能槽式发电关键部件“真空高温集热管”核心技术的企业,产品通过了欧盟认证,目前已经投产,产品全部销往欧美、澳大利亚、韩国等地。万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柠檬酸脂高分子材料、精细高分子材料,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主要生产表面活性剂、钙皂分散剂的MES洗涤增效剂项目,是国家“七五”重点攻关科研项目,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全球工业化生产的空白,生产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插上科技的双翼,全市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已蓄势腾飞。

发展源于科技,动力源于创新。近年来,文登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发展高端产业聚集区的重要举措,全面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技术合作。2010年,文登成功举办了新兴产业科技促进周活动。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海洋所、北京大学等5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围绕新材料、食品加工与生物工程、海洋新能源等领域发布科研成果,与企业对接,期间共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近30个,达成合作意向90多个。与此同时,文登还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成果推广暨产品推介对接洽谈会”、“山东省产学研洽谈会”、“西洽会”等活动,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70多项。

在挺进海洋、深耕蓝海的征程中,科技的触角已经渗透到了每个项目、每一个产业和每一个角落,带动着海洋新能源、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产业向自主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

构筑平台

汇集创新基因

创新平台是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增强新兴海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和保障,是发展蓝色经济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科院北京技术转移中心文登分中心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文登分中心已落户,文登还建立了八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4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等。同时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复旦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创新平台建设为文登储备了一批高“含金量”的科技成果。两年来,列入威海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47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6项;申请专利2319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100%。其中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基于高载荷工况的球墨铸铁关键制造技术”转化后年节约资本3000多万元;该公司研发的“以锡代钼高强韧性球墨铸铁曲轴制造系统工程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山东省科技发明一等奖,填补了世界空白;威力工具有限公司“半离合滑块式快速扳手”转化后年增销售收入2000万元;奥文电机有限公司“UTP高效高起动性能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化后年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一系列科研平台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文登实施海陆统筹、联动发展的主导力量。

深耕蓝色沃土,科教兴海在文登已渐入佳境。随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鸿通管材、奥文电机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润曲轴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文登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0%多。

然而,蓝色经济作为一个立体的产业集群,是一个需要多产业、多学科、多领域通力打造的新兴经济群。

在中国·南海云计算科技园工程现场,几十辆工程车同时上阵,平整土地,进行基础施工,标志着又一处集软件开发、合作创新、创业投资、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商业会展、人才培训、技术支撑体系、上市投融资金于一体的科技平台在文登孕育而生。该项目以虚拟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基础,提供国内一流的云计算系统和服务,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和平台。

同时,投资6亿元的北孚总部经济基地,4月份开工建设;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文登分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文登分中心也已落户,将逐渐成为两院的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不断为“蓝区”建设输送“营养液”。

《文登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海洋产业增长值年均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以上。

面对机遇和挑战,文登如何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海洋经济创新平台建设?从《文登市蓝色经济发展规划》中,记者找到了答案。规划指出,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企业技术中心。重点依托威海聚能新材料等企业争创海洋腐蚀与防护领域省级院士工作站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万图高分子、金轮化工等企业,大力推进山东省高分子材料研究及产业基地化建设,争创国家级高分子材料及功能化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与国家各部委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知名院所的创新联动,全力加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文登分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文登分中心、南海大学科教城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落户文登,构建完备的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完善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科技交流合作。

引进智力

吸纳蓝色英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海洋竞争,根本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只有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能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人才队伍,并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发挥专长人尽其用,科技兴海战略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借智引才,培养人才,文登从来不遗余力。

作为文登发展海洋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企业之一的鸿通管材,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研究所合作建起了院士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鹤林为项目技术总顾问,彻底解决了防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的技术难题。目前,他们研发的防腐蚀复合管规格型号已达60多个,通过了世界最具权威的美国石油协会APIQI认证体系,获得了步入国际市场的许可证。

如今,文登已聘请了80多名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组织实施引智项目11个,新增威海市引智成果示范基地2家。近年来,文登还不断加强人才密集区建设步伐,制定出台了《文登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方案》、《鼓励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和全省首个《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伯乐奖”实施办法》。启动实施了“创业引领计划”,设立创业专项资金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扶持。通过实施“十百千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引进国外智力工程”、“青年自主创新行动”、“五新”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年引进各类人才2700多名。重新修订了科学技术奖,设立了技术创新专项资金。近两年来,发放“实施品牌战略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奖”、“科学技术最高奖”等430多万元,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和人才氛围。

“发展海洋经济,很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很难一蹴而就。”一位业内人士说,在这种情况下,涉海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就愈显重要。

面对文登海洋科技力量薄弱,高层次海洋科技人才匮乏,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的实际,文登进一步加大招贤纳才力度,凝聚高端人才,掌握前沿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在南海新区,由大连理工大学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投资40亿元建设的南海新区科教城已经落地。其设计规模2万人,包括研究生院、博士后工作站、国际软件园、研究生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等。工程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动工,2012年正式招生,为蓝色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培养输送更多人才。

当“加快海洋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海洋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培育海洋科技人才,提高海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文登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浓墨重彩的一大章节时,乘着蓝色经济的东风,文登还将依托国家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围绕海洋生物、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等领域,积极申报增设海洋相关专业,逐步形成与区域产业优势相对接的学科专业群。依托南海新区、经济开发区、城市文化商务区等,加快建设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科技孵化园区和引智示范基地,打造集教育培训、科研开发、技术孵化、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海洋投资者创新基地。加大海洋高端人才引进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海洋科教人才出国培训,优先支持实施蓝色经济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培养一批高端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端海洋产业技能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海洋经济管理人才。

宏图已经绘就,蓝色巨轮已经起锚,欢快的浪花裹挟着科技要素,将推动文登驶向广袤深海。

一个崭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