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区海洋管理工作会议会场
侯英民厅长汇报山东海洋管理工作情况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5月14-15日,北海区海洋管理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会议从海洋空间管控、海洋环保推进、海洋权益维护、加强海洋减灾和海洋执法等方面总结回顾了北海区2010年海洋管理工作,分析了当前海洋事业发展形势,提出要研究建立北海区海洋管理工作机制,构建符合海区海洋工作实际,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各级海洋部门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海区海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北海区三省一市和两个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分管秘书长、海洋厅(局)主要领导,北海区沿海各地市人民政府分管市长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了要在北海区构建综合协调平台、监督指导平台和支撑服务平台,并在会上形成了10个机制和意见。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建立八项工作机制和两项指导意见。即建立“分局牵头,各方参与,区域协调”的区域用海协调机制;建立“层级分工与协作,数据集成与共享,产品制作与发布”的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预案完善,反应迅捷,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海洋灾害应对联动机制;建立“职责明确、平台统一、信息互通”的海区海洋管理联络工作机制;建立“自我监督、层级监督和跨级监督相结合”的海洋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协调一致、全面履责、运行高效”的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建立“网络优化、平台统一、分级统筹”的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机制;着力推进“强化指导、密切合作、联合发展”的科技兴海工作;着力推进“主题鲜明、渠道多种、百花齐放”的海洋宣传工作。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房建孟总结回顾了北海区2010年海洋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2010年北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 高于全国增长率3.1个百分点,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4.5﹪;北海区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占四省市GDP的16.08﹪,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河北省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五个涉海经济区规划先后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北海区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最密集的区域,显示了海洋经济的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候英民在作山东省海洋管理工作情况汇报时指出,山东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阔,各类海洋资源丰富,科教基础较好,开发空间巨大。海洋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战略地位。山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开发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措施。去年以来,山东省海洋管理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以推进科学管海用海为首要任务,抓重点带全局,抓创新求突破,抓亮点创特色,全省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做了积极谋划和推进海洋发展战略、大力转变管海用海方式、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依法管海五个方面的工作。
侯英民厅长在分析了当前山东省海洋管理面临的海域使用管理、海洋资源和环境以及海洋管理机制三方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之后,提出了山东省2011年海洋管理工作思路和打算:一是积极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三是切实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四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五是进一步加大海洋执法力度。
会议还对2010年北海区在各项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其中,我省荣城市海洋与渔业局和海阳市海洋与渔业局获“北海区海域使用管理百县示范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国海监山东省总队黄岛支队获“2010年度海域使用执法优秀支队”荣誉称号;威海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潍坊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获“北海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项目及成果,加强了对海区加强海洋管理工作、推进海区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意识。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