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日:给力旅游业新发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03:4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主持人:不久前,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当今时代,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对其它相关产业和行业促进作用明显的特点,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设立“中国旅游日”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健康的广泛认同,以及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旅游生活的新期特。“中国旅游日”这个全国性的旅游活动、宣传日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中国旅游日”何以情定5月19日?宁波宁海作为《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地,面对“中国旅游业”,有何机遇与责任?

设立“中国旅游日”意义重大

主持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大众化的旅游时代。旅游业的提升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符号或载体,这个最佳载体无疑就是旅游日。

刘德谦:确实如此。去年,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凸显。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旅游日”,主要目的是启发国民旅游意识,鼓励居民参与旅游,宣传旅游业功能,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促进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因此,“中国旅游日”是一个全国性的宣传日、活动日或主题日,与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旅游组织设立的世界旅游日一样,都是为了发挥宣传、普及、教育和标示的功能。

首先它应该是面向中国民众普及旅游知识的日子,就像世界旅游组织每年“世界旅游日”的主题口号一样,我们也应该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每年的宣传教育主题,以进一步阐明旅游对我们国家的作用和意义,加深各地居民、各个行业、各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对旅游的理解和认识。据了解,今年首个中国旅游日活动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同时,有关旅游的相关行业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以自我教育为中心,进一步拉近自己与服务对象的距离、与消费者的距离,改进工作,以之作为一年一度的自我提升与鞭策;应该让旅游工作者从节日和节日的的活动中,亲身感受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和自己职业的光荣。

当然,这个节日还将为旅游者带来更多的欢乐,在节日期间或节日前后的周末周日,也不妨借鉴世界旅游组织在世界各地举办庆祝活动的办法,创造条件举行一些区域性的文化文娱活动,一些景区景点还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推出降价或免费接待等等的优惠,各级学校也可以面向社会普及中国地理知识和中国旅游史、交通史、国际交流史……总之,“中国旅游日”应该是一个既有利于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让旅游者享受到节日的欢愉,又可以让人们了解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得到教益的日子。

今天的旅游业,早已突破了人们过去的旧认识,它的日新月异正在使它成为跨越许多领域的产业集群。很显然,满足居民需要的旅游供给更需要这个产业集群中各行业门类的协同努力。“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正是一个在意识和理念上进行产业协调整合的好机会,可以相信,通过“中国旅游日”的设立和进一步的安排,定会使国民经济的更多门类认识到自己在我国旅游供给中的地位,从而在满足居民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来。

王琪延:概括地讲,设立“中国旅游日”的意义在于:第一,是扩大内需的必然。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达2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旅游直接就业达1350万人,旅游业成为我国拉动内需抵御不利因素保持平稳发展的重要产业;第二,设定“中国旅游日”,在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上树立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从长远看是保证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必需;第三,设定“中国旅游日”是加速我国旅游产业的换代和升级的必要,旅游业是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业,它通过整合各种要素,以自身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设立国家旅游日有利于提高旅游业地位,加速旅游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换代;第四,是加强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的必要,将之上升到国家法定节日的高度,有利于将旅游休闲意识深植广大人民心中,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养及日后的产业培育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旅游日”缘何定在5月19日?

主持人:当“中国旅游日”要不要设立不再成问题后,究竟设立在哪一天有许多意见。“中国旅游日”确定在“5.19”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意支撑、专家考量,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

祝善忠:选择5月19日作为“中国旅游日”,是经过多方面考量而最终确定的。5月19日是中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徐霞客宏篇巨作《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将5月19日《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在文化内涵上与旅游联系密切。《徐霞客游记》这部集徐霞客30年考察成果而成的60余万字作品,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在时间上具有旅游的普适性。其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值仲春和暮春,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在认识上具有广泛共识。无论是政府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专家学者、普通百姓,都对这个日期较为接受;在工作上有现实的基础。近年来,“徐霞客旅游带”节点城市组建了“中国旅游霞客联盟”,在5月19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设立“中国旅游日”工作从2009年12月4日正式启动以来,经历了征集方案、组织论证和提请审议3个阶段。其间国家旅游局共收到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11份;各级党政机关和个人来函150份;通过新浪网公开征集的有效选票91.8万张。此外,国家旅游局还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听取了文化、体育、民俗、旅游、休闲等方面专家的意见。听取了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体育总局等5部门及全国总工会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收到相关材料后,又征求了17个部委和6个地方政府的意见,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42号文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为“中国旅游日”。

主持人:葛教授,您作为全国政协常委,曾在2009年2010年全国“两会”上,和全国人大代表郑杰民、全国政协委员成岳冲等递交了将5月19日设为“中国旅游日”的提案和议案,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葛剑雄:自1979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确定以每年9月27日为“国际旅游日”以来,已有很多国家确定了本国的旅游日。事实证明,这一做法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推动各级政府重视旅游和旅游产业,吸引更多国际游客,促进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进入世界旅游大国之列。但与我国辽阔领土、庞大人口、悠久历史、众多民族、灿烂文化相比还很不相称,在世界所占份额很小,旅游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特别是国民人均旅游消费还相当少。目前正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拉动内需为当务之急,为有力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促进旅游消费,国家旅游日的设立实为当务之急。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认为以每年的5月19日为国家旅游日是最合适的,理由如下:

一、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旅游家,是一位具有自觉旅游意识和科学观念、又留下了最丰富记录的杰出人物。《徐霞客日记》开始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晦,即公元1613年5月19日,他于此日“自宁海出西门”,开始新一段旅游。这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一位旅游家一次长途旅游有明确记载的出发时间。

二、徐霞客的籍贯和出生地在今江苏江阴,而游踪遍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还可能到过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这些地方旅游资源丰富,以纪念国家旅游日和徐霞客为契机,便于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促进各地旅游开发。

三、5月中下旬我国各地的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宜举办纪念活动和旅游。

四、5月19日与现行的国定节日(5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都有一定间隔,便于安排。

“中国旅游日”:宁海旅游借“日”登高

主持人:将《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设立为“中国旅游日”,争论多时的日期终于尘埃落定。从此,宁海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中国旅游日发祥地。“中国旅游日”情定“5.19”后,宁海如何借“日”登高,实现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褚银良:宁海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从2002年5月19日起,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的“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010年宁海全县旅游接待游客5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5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200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富民效应逐步显现,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作为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宁海一定要紧紧抓住“申日”成功的重大契机,抢抓机遇、巧借东风,继续挖掘、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好宁海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加快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进一步打响“5·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做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地”的文章,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精心筹备好第九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积极构建县域旅游一体化新格局,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名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按照建设“中国健身休闲旅游先行区”和“中国休闲乡村”的要求,宁海将以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徐霞客古道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水利、商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城市旅游休闲中心和六大休闲基地,培育发展登山、滑雪、露营、垂钓、高尔夫、漂流、徒步休闲、自行车赛事等新型业态项目和户外运动产品,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旅游业产品体系,即通过积极打造城市旅游休闲中心、滨海休闲基地、温泉度假基地、森林养生基地、文化体验基地、乡村旅游基地、户外运动基地,建成集生态、休闲、养生、运动、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山水相依、海陆互动的县域“大景区”。

要抓住大众化旅游消费特点,加快推进温泉休闲度假、宁海湾旅游度假、天河度假中心和森林休闲度假等项目的建设开发。着眼个性化需求,加快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登山健身、徒步露营、森林养生、民俗文化、休闲运动等新型特色类旅游项目。着眼高消费需求,大力推进游艇、温泉、商贸会展、国际会所、海钓滑雪、高尔夫等一批时尚化、休闲化、高端化旅游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我县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宁海旅游的产品竞争力。加大景区创级力度,推进全国森林户外拓展基地、自驾游营地、宁海湾基地等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强城市旅游发展,树立“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的理念,把城市作为一个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在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旅游的元素,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步行商业街和旅游特色街区等建设,优化城市休闲宜居环境。

此外,“5·19”正式确立为“中国旅游日”后,国家旅游局决定把今年首个旅游日的庆祝主会场放在宁海,这无疑给我们即将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赋予了崭新的涵义。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申日”精神,举全县之力,始终秉承“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信念,“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作风,“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格,以更高的规格和标准,力争把第九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办成一场有影响、有声势,富有感染力、更具震憾力的节庆盛典,更好地展示宁海的风采和形象。

总之,宁海旅游要精心策划好“5·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和《徐霞客游记》开篇地文章,以“大景区”理念,形成县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大格局”布局,打造县域旅游一体化的项目支撑;以“大产业”融合,构建县域旅游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以“大品牌”战略,组织县域旅游一体化的宣传促销;以“大服务”管理,建设县域旅游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努力将“中国旅游日”打造成为宁海最为靓丽的一张城市名片。

主持人:李磊明

嘉 宾:祝善忠(国家旅游局副局长)

葛剑雄(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褚银良(宁海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德谦(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