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找准三大着力点 助推黄蓝融合发展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在东营交汇融合,为东营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如何抓住用好机遇,实现率先发展突破崛起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大课题。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市委确立的“全力奋战‘十二五’,建设黄蓝经济区,实现经济翻一番,再造一个新东营”的奋斗目标,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抓重点、议大事、求实效,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助推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四区一城”、“三路两港一场”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载体和战略重点。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对此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方式着力监督推动。东营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加快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常委会多次进行视察调研,帮助出谋划策,并列入议题进行了审议,推动开发区牢牢把握高端定位,坚持走高起点规划、高层次开发、高水平运作的创新发展之路,挖掘自主创新内在潜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节能环保型项目,加快高端产业集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鉴于生态旅游区、现代渔业示范区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状况,常委会提出要探索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发展潜力,加快发展步伐。就黄大铁路和德龙烟铁路建设问题,建议政府在预留复线、电气化等运量空间以及争取重要节点设置、提高多市联运能力等方面做好工作,科学规划市内配套设施,充分拓展两大铁路的促进带动作用。全市加快东营港及临港产业区突破发展大会召开后,常委会将其列为首要议题,进行深入调研,听取审议建设发展情况报告,督促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基础设施特别是液体化工码头建设,突破制约瓶颈,尽快发挥港口的区域带动作用。目前,2个3万吨级码头已投入使用,2个5万吨级、2个2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正在建设;中海油、万通、华泰、万达、海科等一批优秀企业落户,黄河三角洲最具潜力的投资热点正在这里迸发勃勃生机,龙头带动作用正逐步显现。
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转方式调结构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必然选择。常委会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针对东营市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等问题,先后到三县两区以及10余家油地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突出强调转方式调结构已进入攻坚时期,要切实调整好油和非油的比例,处理好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去年,市里决定用三年时间对31家中心城工业企业实施搬迁,这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常委会先后三次组织集中视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调研活动,督促落实搬迁政策,搞好协调服务,加强督导考核,推动企业以搬迁为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升级,搬活搬大搬强,实现集聚集约发展。按照市委关于全面治理水气污染全民开展环保行动的总体部署,就解决六干排部分区段污染、提高沙营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效能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对东营河流域污染状况进行了视察,对土小化工企业进行了督导整治,责成有关部门关停了22家违规企业。组织开展了油城环保世纪行活动,重点检查采访了36家企业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情况,督促解决了大量污染问题,为加快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
着力推动黄蓝统筹发展。东营既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产业基础、广袤的土地资源、丰富的石油储备、广阔的海洋资源以及相对完备的交通条件,具备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为该市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同时,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必须充分发挥“东营优势”,走高效生态之路。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加强了对计划和财政的监督,确保更多项目和财力投向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结合批准财政决算,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到市直部门、各县区、企业视察调查,了解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帮助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政府进一步增强预算的科学性和约束力,统筹各种可用财力,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转移支付,严格部门预算,提高财政绩效。黄蓝两大战略实施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撑,常委会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到多家银行进行了调研,督促金融部门积极发挥作用支持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蓝色经济区建设。农业是黄蓝两大战略实施的基础,常委会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监督重点,听取审议了畜牧工作情况报告,对生态渔业区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贸市场管理、“三网”绿化工程实施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督促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措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拉长农业增值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
“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实现黄蓝融合、陆海统筹、一体发展”。这是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目标要求,也是人大工作始终秉持的重要原则。当前,东营市吹响了“全力奋战‘十二五’,再造一个新东营”的集结号,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积极作为,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向着“全国重要的陆海统筹协调发展先行区、全国重要的河海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宜居创业城市”的宏伟目标迈进,东营市人大常委会正在这激情燃烧的发展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监督支持、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