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经略海洋创意山东的力作——读《王诗成论蓝色经济》有感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中国经济最火的板块恐怕非“海”莫属。从东北到西南,从辽宁沿海产业带到天津滨海新区,从河北曹妃甸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从江苏沿海经济区到福建海西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整个沿海开发的热度越来越高。
今年4月份以来,围绕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精神,全省各地就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命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不少思路和观点都是侧重于一区一域甚至一个行业,如何站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科学谋划区域统筹、产业布局、海洋管理以及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之间的协调等诸多问题,现在看还缺乏系统的论述和解答。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诗成厅长作为一位知名海洋学者和战略专家,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繁拨冗,把自己从事海洋工作40多年的积累加以全面总结、提炼和整理,推出了这部鸿篇巨著,读后令人茅塞顿开,眼前为之一亮。我个人认为,这部著作最大的看点就是融学术性、知识性、操作性于一体,分别从海洋战略工程、海洋区域经济、海洋科学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四个方面对发展蓝色经济进行了全面论述,既有宏观层面的战略思维,又有具体的操作实践,始终贯穿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对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诗成厅长生在海边、长在海边,长期受大海的熏陶和感染,他对事业和人生始终充满开放包容、激情超越、奔竞不息的信念追求。诗成厅长文如其人、书如其人,有幸拜读他的著作,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无论是《建设海上中国纵横谈》、《龙,从海上腾飞》、《辉煌的航程》、《蓝色的辉煌》,还是《海洋强国论》、《蓝色的崛起》、《蓝色的挑战》、《世纪宏图——胶莱人工海河》,等等,每部著作字里行间都凝结着这位老“海洋人”勤耕不辍的心血和汗水,都闪烁着这位领导者的睿智和远见,都体现着这位海洋战略专家的责任意识和胸怀抱负。我想,有更多像诗成厅长这样的领导和专家关注海洋、经略海洋,不遗余力为海洋事业奔走呼号,倾心尽力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指日可待。
荣成作为一个海洋经济大市,发展的重心在海洋,未来的希望在海洋,抓住了蓝色经济,就抓住了荣成发展的根本,就抓住了自主创新的支撑,就抓住了招商引资的先机。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今后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应以集中集约用海为突破口,突出抓好具有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强势板块。
现代渔业和食品、生物技术产业,要把转型调整、增值增效作为推进方向。由海洋经济到蓝色经济是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也是一次发展模式的调整。现代渔业,要走环保发展、生态涵养的路子,在加快发展大洋性渔业、过洋性渔业、名优精品养殖的同时,通过强化陆域污染源治理、渔用药物管理、近海养殖疏密等改善海域水质条件,通过人工鱼礁建设、放流增殖、海底栽培等对渔业资源实施生态修复,通过利用科技进行品种改良、提纯复壮等开发新的养殖品种,打造荣成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品牌。食品和生物技术,坚持国内市场开拓与产品深度开发两手齐抓。在国内市场开拓上,要认真分析出口企业的优劣势,聘请专业机构搞好系列策划,瞄准大型商超和知名食品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围绕品牌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在深度开发上,要立足国内消费需求开发适销对路产品;要把提取物开发作为用力方向,争取在功能性保健品、疗效型生物药品、医用新材料、等领域实现新的拓展。通过转型调整,实现海洋一产和资源加工产业的增值增效。
造船及零部件产业,要把高端制造、配套发展作为推进方向。锁定具有优势的主力船型和主导市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加强与中科院、哈工程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形成传统领域的领先优势。紧密跟踪市场趋势,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向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等新的领域拓展,培植新的竞争优势。按照“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本地化配套”的要求,大力推广总装造船模式,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产业。重点抓好两个方面的配套:一是适应造船模块化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构建立足三小时配套圈的本地化配套;二是针对现有造船配套企业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的特点,引进一批北方市场份额较大又没有区域布点的企业,构建着眼整个北方市场的区域化配套。具体推进上,要整合三支力量:发挥重点企业的龙头作用,引导重点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进行参股型合作,与中央大企业和国际知名造船企业建立产权合作关系,引导市内中小企业围绕船舶配套进行转型和对接;注重区域和部门间的合作,建立与江苏、浙江、大连、青岛等船舶配套重点区域的紧密型合作关系,把他们急于对外转移的配套环节引过来;加强与行业主管和指导部门的沟通,借助他们的影响和信息,赢得更多有利条件,实现造船产业规模、层次的全面提升。
旅游产业,要把战略开发、资本运营作为推进方向。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开发上必须有战略思维。一是围绕总体定位来开发,根据荣成滨海、生态的自然特色,紧扣打造“国际滨海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来谋划。二是促进联动开发,立足荣成山海相拥的特点,把“进山开发、向海延伸”作为主基调,做好山和海的文章;把旅游与地产结合起来,策划实施好旅游地产项目,放大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把握旅游业发展趋势,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策划打造几个主题文化公园。三是坚持设施先行,把联结各大景区的环海生态路打造好,把大框架拉起来,然后进行招商和开发。四是实施保护性开发,坚持高档次、高标准开发,暂时条件不成熟的,要保护起来,不能盲目开发。推进战略开发,关键要走好资本运营的路子。要加强与国内外大的旅游集团、知名地产商、文化科技集团和创意策划机构合作,建设一两个能够吸引眼球、带动人气的有影响的项目,进一步提升荣成滨海旅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港口物流产业,要把提升层次、服务产业作为推进方向。港口是沿海城市发展的引擎,港口的能级决定着沿海城市发展的层次。港口物流要紧紧围绕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来推动,努力打造面向日韩、辐射东北亚的区域性航运港口。一个是围绕对台贸易来谋划,石岛港被批准为对台直航口岸和全省首家台湾渔货贸易区,这是扩大对台贸易的重要机遇,要以旅游观光、渔货贸易和招商引资为切入点,进一步增强港口物流的综合服务能力。另一个是围绕石化基地建设来谋划,加快石化港的规划建设。再一个是围绕临港装备产业来谋划,我市造船业快速发展,当年在内陆省市布局的一些装备制造企业也都在沿海寻找出海口,要积极对接,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临港制造型港口。
能源石化产业,要把集群发展、配套引进作为推进方向。现在各级都把新能源产业摆到重要位置,在国家宏观导向中,核电由“积极发展”转为“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由“大力发展”转为“加快发展”,预计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要在抓好现有风电、核电、石化等大项目的同时,加大集群引入的力度,推进风电由滨海风电向海上风电、山地风电延伸。核电建设,在加快推进高温气冷堆、压水堆项目的基础上,把配套引进作为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内容,面向国内外引进能源设备配套产业,推进市内造船、电机、锻铸企业与大型核电风电设备生产企业合作,争取在能源设备配套领域抢占一席之地。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迎着波澜壮阔的海洋经济大潮,我们高兴地看到,诗成厅长的蓝色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我们也热切地期待,诗成厅长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
二○○九年十一月
(作者系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