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今春北极或首现臭氧洞

来源:新闻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20:14 

中国风云三号卫星日前监测到北极上空有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部分地区臭氧总量达到臭氧洞的标准。同期美国AURA卫星也监测到了同样的结果。德国科学家称,今春北极上空可能形成首个臭氧空洞。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最远延伸到意大利北部、美国纽约或旧金山。

专家建议,由于今年春天臭氧层特别稀薄,生活在北半球的居民应注意做好紫外线防护。世界气象组织对此提出的建议是,人们应戴宽檐帽、涂防晒霜,并且别在户外逗留太长时间。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日前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臭氧洞的标准,即220DU。所谓臭氧洞指的是大气同温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如南极臭氧洞。

科学家说,一般情况下,3月份北极地区的臭氧含量会很高,大部分地区范围在400DU以上,其中接近或大于500DU的区域占很大比例。但在今年3月,北极圈内的大部分地区臭氧总量却降到了200300DU。风云三号卫星和美国AURA卫星都监测到同样的结果。

这一结论与国外科学家的最新地面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德国阿尔佛雷德·韦格纳极地及海洋研究所的物理学家马库斯·雷克斯表示,北极地区30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今年冬季臭氧浓度下降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雷克斯猜测,在春天来临之前,“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可能已经形成,这可能将被载入史册。当然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需静候进一步的消息。”他表示,上述观点仍只是猜测,完全确认还需要经过计算机模拟和卫星测量。

北冰洋地区的臭氧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变薄。北半球臭氧的缺失之所以比南半球要少,是因为更暖和的北极气温限制了同温层中 “云状物”的形成,这种“云”会破坏臭氧。

然而随着气候变化,过去10年来,北极上空同温层的温度逐渐下降,导致臭氧损失加剧。雷克斯表示,北极上空的同温层温度下降并非偶然,推动这一趋势的正是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气体捕获了大气下层的热量,使得上层愈发寒冷。

据介绍,包含臭氧层的同温层距离地球表面约20公里,就像一块毯子覆盖在地球上空,阻挡着来自太阳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这些紫外线如果直射下来,会伤害地球表面,同时晒伤人类皮肤,甚至引起皮肤癌。

根据预测,昨起至今天,臭氧低值区将影响到北欧和东欧。专家表示,目前臭氧仍在被高速消耗,这种趋势至少在10天内不会停止,影响最远可延伸至意大利北部或美国的纽约、旧金山。

迪尔梅斯建议,今年春天臭氧层尤其稀薄。最好防护好自己的皮肤,戴上墨镜。世界气象组织的官员表示,人们应该警惕,但不必担心,因为臭氧浓度较低的气团一直在移动,因此对于某个地区的影响只会持续几天。人们只要及时掌握信息,戴好宽檐帽,涂好防晒霜,不在户外待太长时间就好。

名词解释

何谓臭氧洞

臭氧层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大处,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大部分被其吸收。臭氧层空洞是大气平流层中臭氧浓度大量减少的空域。

臭氧洞对人类健康影响有如下几点:

1.增加皮肤癌:臭氧减少1%,皮肤癌患者增加4%-6%,主要是黑色素癌。

2.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3.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