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未产生影响
针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可能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3月29日权威发布: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情况趋于稳定,周围环境放射性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
另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冰岛、芬兰、法国、瑞典、韩国、土耳其、俄罗斯、加拿大、菲律宾等国都宣布监测到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极微量放射性物质,其中韩国最高,为当地天然本底的几千分之一。
3月29日,在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西北、华北部分地区空气中新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量的十万分之一,相当于乘坐民航班机飞行2千公里所受宇宙射线照射量的千分之一,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无需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杨辉报道:日本核电危机后,广东检测出极微量放射性物质。就目前公众关心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管理处处长、核问题专家李智广。
羊城晚报:针对日本核危机,广东目前监测了哪些数据?
李智广:目前广东在空气、水等方面都有监测,水产品目前也在监测的范围内。对于从日本进口的食品,广东也强化了监测。目前监测到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测到的浓度为标准的十六万分之一,此前黑龙江等地测出的浓度是标准的十万分之一。极其微量。日本核电危机前,公众平日每天受到的核辐射也有1毫西弗。
羊城晚报:目前监测网络怎么样?
李智广:广东有15个监测点,香港也有一些监测点。我国从大连、到上海、江苏、浙江,到广东、广西都有监测点,能随空气飘浮过来的都是放射性碘。请公众关心中央发布的消息,国家环保部的数据是核心发布。
羊城晚报:目前广东的海水有没有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影响?海产品还可以吃吗?
李智广:广东的海水没有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日本核电危机发生后,核电站周围海水据说核辐射超标一千倍,电站内部积水核辐射超标十万倍,但目前日本问题核电站的周围空气辐射超标情况已经下降。核反应堆通电、冷却系统恢复后,情况进一步好转。海水洋流那么庞大,将日本的核污染物都稀释掉了。广东海水还没受影响,海产品还是可以继续吃的。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