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浙江、广东是国务院确定发展“蓝色经济”的第一批试点省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第一个被批准成为国家战略。连日来,住青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参加审议或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针对蓝色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副市长王修林:
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王修林说,海洋功能生物资源利用、海洋探测监测与信息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已储备了一批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高技术,前者是未来世界产业革命重点突破领域,后者是海床带经济的关键工程技术支撑产业。海洋娱乐文化业正在经历由滨海向近海,由单一业态向与旅游、信息技术、金融等加快融合的过程,逐渐显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王修林说,海洋新兴产业是加快实现我国海洋经济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的重要举措。应当把海洋新兴产业作为我国“十二五”期间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目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相建海:
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相建海表示,当前发展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资源较为短缺,二是环境也有限制,发展海洋经济无疑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利用青岛的海洋优势,结合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努力将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在发展海洋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有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不注意保护海洋。 ”相建海举例道,比如不注意保护湿地、缺乏规划的填海造陆、大量的氮磷等通过污水排放到海洋中造成的富营养化……“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9年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24%、52%和24%。 ”相建海表示,这是一组非常令人警醒的数字,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保护与建设处于关键阶段。
针对这些问题,相建海建议,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应做到 “陆地海洋统筹、开发保护并重,追求绿色GDP。 ”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周名江
像保护耕地那样保护海岸线
周名江说,目前,在建设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不少地方政府都想向海洋要土地。 “出发点是没错的,但是有些失控。我国的海岸线是1.8万公里,数据显示,到2008年,我国围填海面积是1.36万平方公里。此外,把各地上报的到2020年的规划进行汇总,计划围填海面积大约是5700平方公里,这又要用掉至少1000~2000公里的海岸线。 ”周名江说:“海岸线是不可恢复、不可再生的,填掉了之后不可能再挖开。尤其是在地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盲目填海造地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
“应该像保护耕地那样保护海岸线”,周名江建议,可以划定一条“红线”,规定1.8万公里海岸线中有多少公里是不能动的。具体的数字可以进一步研究论证,但‘红线’一定要划,不然,等我们把海岸线都填完了,就没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