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拿着铁锹不断在沙滩上挖寻的东西,正是这种“海知了”。 本报记者 寇润涛 摄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听说万平口附近海滩能挖出‘海知了’,专程从两城坐车来万平口挖……”
看着曹长伟和其他两位游客满脸诧异,挖坑人放下手中的铁锹,笑着说:“没见过这种东西吧,现在越来越少了,挖了一上午了,才挖了不到20只。”原来,挖坑人名叫张德山,家住两城镇。此次坐车来万平口附近海滩,他一行六人就是为了挖这种名叫“海知了”的日照特产。
张德山拉了拉陷进沙子里的雨靴,然后又往浪头来的方向挖了一铲,还是没有挖到“海知了”。张德山往身旁的塑料桶看了一眼,然后摇了摇头说:“半个小时了,没有挖到一只,桶里的都是上午挖的。”
“‘海知了’到底是什么呢?”海滩上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都说没有见过这种外表像虾又像蟹的“海知了”。张德山告诉记者,“海知了”是日照市两城镇特产,20年前他经常在海边捡到“海知了”,它的味道比螃蟹还鲜美。但是,随着“海知了”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海知了”又不能人工养殖,现在“海知了”已经越来越少了,个头也比较小。
“现在因为稀少了,‘海知了’在饭店能卖到120块钱一斤。”张德山说,他们挖了“海知了”,然后有商贩专门从他们手中收,“我们卖给那些商贩,一斤基本上能卖到40块钱。”
随后,记者拿了一只“海知了”在一些沿海餐店走访发现,由于数量稀少价格较贵,多数小餐店已经不再卖“海知了”。开海鲜排挡的老板孟杰是日照本地人,他一眼就认出了记者手中的“海知了”。
孟杰告诉记者,2009年夏天,他还卖过“海知了”,那时候平均每斤价格就已经达20元至25元。“不过现在很少见了,价格也贵,一般只有大饭店才卖这种海鲜。”孟杰说。
相关链接
“海知了”,学名蝉虾,山东日照两城镇特产。它形似陆上幼蝉,体分两节,多足,壳薄。蝉虾主要产于两城镇安家村近海海滩,范围极小,因此产量较少,因稀而贵。蝉虾经锅煎炒后,入口香脆无比,鲜美异常,富含钙磷钾等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