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发展蓝色经济,烟台有着坚实基础。全市上下要认清我市已有的发展基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创造蓝色经济发展新辉煌。
依海而建、因海而兴,烟台涉海历史久远。春秋时期就有 “通齐之渔盐于东莱”的记载;唐代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元朝年间是海上漕运的重要转运之地;近代以来尤其是1861年开埠后,更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贸易口岸和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改革开放后,跻身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行列,成就了烟台30年的辉煌发展。“十一五”时期,我们把海洋经济、临港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来抓,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2009年以来,按照部署,从省级战略层面强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全市海洋经济、蓝色经济进一步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经略海洋,烟台既有坚实稳固的工作基础,又有积淀已久的发展经验。
当前,发展蓝色经济的号角已经吹响,如何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充分发挥基础优势,推动蓝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务之急。首先,要强化主战场意识。蓝色经济区对烟台而言是全域战略,涵盖1.37万平方公里陆域和2.6万平方公里海域。正是拥有这样的基础,烟台才能成为蓝色经济的主战场,才能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处于核心区位置,规划涉及烟台的事项就有100多项,并被赋予骨干城市地位。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获得批复为起点,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得批复为标志,身揽“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烟台不再是国家战略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参与者。目前沿海各省、市都把发展重点转向了海洋,北面的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辽宁“五点一线”开发态势强劲,南面的江苏沿海经济带建设正在快速推进。环顾环渤海地区,各地区都紧密围绕海洋制定了详细的发展战略,高手云集,同台竞技,更需要有紧迫的“上场”意识。在这次重大战略机遇面前,不进则退,任务紧迫。
其次,要强化特色培育。我市发展蓝色经济已经有了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工作基础,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发展蓝色经济,不是简单的面面俱到,而要于基础中发现特色,通过培育特色增创优势,创造独属于自己的“烟台蓝”。目前海湾海岛开发已成为我市最突出的特色,下一步要突出抓好7处面积较大海湾的开发与保护,使之成为发展蓝色经济的战略依托湾、产业依存湾、生态涵养湾;重点抓好72个500平方米以上岛屿建设,使之成为撒播在黄渤海上的璀璨明珠。特别是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牟平前湾、龙口填海工程、莱州临港产业园、丁字湾一体化开发这“一岛四园”,具备了良好基础,将引领我市“十二五”蓝色经济区建设。当前要做好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总体规划编制,同时深入研究扶持政策,协调解决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力争把海湾海岛打造成全省的亮点。
同时,要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强蓝色经济支撑力。把握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实施高端高质高效战略,坚持海洋一二三产业整体推进,在构建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有影响力的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海洋油气、矿产开发和加工基地,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基地,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构建现代海洋渔业基地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上集中用力。充分发挥开发区、高新区、保税港区三个国家级园区和一批省级园区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和辐射功能。扶持壮大烟台港、东方海洋、来福士海洋工程、杰瑞股份等重点企业,打造一批叫得响的蓝色企业品牌。通过统筹协调,齐力推进,全面增创现代海洋产业新优势。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