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形成合理布局

——日本围填海考察启示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4:53 

日本十分注重对围填海区域的整体规划。二战之前,支撑日本经济的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以及北九州市等四大工业地带都是以各自的港口海湾为中心,通过填造大量土地发展起来的。二战之后,为减小四大工业带与其他地域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全面推动工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两次制定新产业都市和沿海工业发展区域规划,统一进行沿海工业布局,明确了都市带和工业带的规划位置和范围,其中许多工业开发基地就是通过填海造地建成的,客观上对围填海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

由于围填海整体规划的指导,使得日本在开展长期、快速的围填海活动后,仍然保持着有序的围填海布局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从考察现场的情况来看,历年实施的围填海项目都在各自的功能区内拓展,不存在功能穿插现象,也不存在大的功能调整问题。在东京湾、大阪湾等围填海面积很大的区域,仍然留有较广阔的围填海拓展余地。

日本对围填海区域的整体规划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层面上:首先是从国家层面制定沿海地区发展的总体规划,划定一些重点发展地区,并明确整体功能定位。由于产业需求是影响日本围填海发展的主导因素,这一层次的规划客观上对日本围填海在全国范围的布局起到引导作用。如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在东京湾、大阪湾、伊势湾以及北九州市等四大产业带基础上,制定了新产业都市和沿海工业发展区域规划。从现在来看,日本的围填海主要集聚在这些规划的都市与产业带上,这些产业带之外的海岸上很少有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

其次是重点发展地区规划,如一些拥有产业带的较大的海湾,就有较为系统的总体空间规划,包括相互衔接的城市总体规划、港湾发展规划和海洋功能规划等。这一层次的规划把一个地区的海岸划分成若干个基本功能岸段,并明确岸线及其临近海域的基本功能定位。在其引导下,围填海项目会根据自身用途选择对应的基本功能岸段,进行空间布局。

第三是对于基本功能岸段内的围填海项目进行平面规划,设计围填海项目的布局与形态。在其指导下,围填海项目会选择人工岛或顺岸分离式等围填海方式,进行海岸形态与功能布局设计,实现围填海项目对海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功能协调。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围填海管理更多地注重对一个围填海项目的审查,对围填海的总体布局把握和重视不够。近年提出的区域性建设用海规划,虽然体现了上述第三层次规划的部分思想,但在如何合理指导围填海的宏观布局、提高海陆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今后,有必要结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对围填海的宏观布局进行规划,为区域性建设用海规划的编制和具体围填海项目的审批提供依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