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斌访谈:山东半岛引领中国蓝色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37:50 

访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贵斌

刘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210

刘锴: 201114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发展规划,也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第一个国家战略,您认为山东半岛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有哪些优势?

郑贵斌:山东半岛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的1/6,沿岸分布200多个海湾,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港址50多处,拥有500平方米以上海岛320个,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并且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2009 年山东海洋总产值达到 6150 亿,占省内 GDP 总量的 18.2% ,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 19.2% ,每年以 18% 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探明海洋油气储量23.8亿吨,我国第一座滨海煤田——龙口煤田累计查明资源储量9.04亿吨,海底金矿资源潜力在100吨以上,地下卤水资源已查明储量1.4亿吨。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由于山东半岛属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为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刘锴:蓝色经济区覆盖了山东全部海岸线,包括六市二县,《规划》显示要陆海统筹发展、纵身发展,您是《规划》的重要咨询研究者,您认为应该如何陆海统筹发展、纵身发展?

郑贵斌:通过建设海陆统筹的经济区,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打破海陆分割的二元结构,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显示要着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着力推动海陆联动发展,着力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实行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优势产业统筹培育、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发展,带动内陆腹地开发开放。

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打造海洋产业区域联动发展平台。根据主体区和联动区在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上的差异性,以海洋产业链为纽带,以海洋产业配套协作、产业链延伸、产业转移为重点,优化海陆资源配置,在联动区建设一批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搞好海洋资源开发、科技研发、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型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型转变。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调整重点城市行政区划,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海洋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建设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突出主体区与联动区的发展。按照交通同网、市场同体、环境同治、产业联动、信息共享的要求,促进区域内部产业错位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探索建立区域经济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加强区内统筹协调,构筑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刘锴:《规划》中提到,近海、远海一并纳入发展规划,您认为山东半岛近海、远海资源应该如何开发利用?

郑贵斌:构筑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海岸和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促进海陆产业互动发展,增强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从海岸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向外12海里宽的带状区域为近海开发保护带,这个区域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能源、矿产等资源,是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的重点区域。要加快海洋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全面规范开发利用程序。从近海开发保护带外部界线至专属经济区外部界线的带状区域为远海开发保护带,这个区域海洋生物、海底矿产等资源丰富,是海洋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战略区域。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发展海洋捕捞、海底能源矿产开发、海洋工程建筑等产业。

刘锴: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的同时,应该如何发展海洋生态文明?

郑贵斌:加大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力度,加快建设生态和安全屏障,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型向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型转变;提升海洋文化品位,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刘锴:《规划》的批复实施,为山东经济发展带来了莫大机遇,您认为山东在政策与财政上需要完善哪些工作?

郑贵斌: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海陆统筹管理模式,探索开展海洋综合管理试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各类优势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着力培育一批以海洋产业为主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完善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海陆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等领域。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国家引导和扶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支持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落实国家重点扶持政策,2011年山东省级财政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区内7市共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适时启动资源税改革。制订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引导各类资金投向海洋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规范和健全各类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积极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推行优化平面设计的围填海造地和海上飞地项目,开展用海管理与用地管理衔接的试点,积极推动填海海域使用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的换发试点工作,以及凭人工岛海域使用权证书按程序办理项目建设手续试点。实行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建立市级土地指标统筹使用和跨市域土地指标统筹使用制度。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和通关便利化,实施分类通关、区域通关改革,逐步推行通关全程电子化,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加大对外开放政策。

刘锴: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以东营为中心的黄三角经济区,今年14日又批复了蓝色经济区,您认为两大经济区的发展对山东整体经济的影响?

郑贵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高效生态”的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海洋特色的经济区。黄蓝两区的战略定位不同,一个是高效生态经济的定位,一个是海洋经济的定位,作为经济分类,简称蓝绿经济。作为规划,一个是由黄河河口向海洋延伸的规划,一个是由海洋向陆地延伸的规划。两大经济区发展的生态经济与蓝色经济,都代表产业发展的新的方向。建立蓝黄经济区,是要发展山东的区位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上领跑海洋经济与高效生态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刘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施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意义?

郑贵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推进海陆统筹的战略规划,《规划》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海陆统筹的创新举措和实践突破,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加快推进我国海洋国土开发,提高海洋维权和国际海域开发的后勤服务能力,保障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和争取国家海洋战略权益。有利于推动海陆统筹协调,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密切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的联动融合,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总体开发格局。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巩固和提升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地位,提升黄、渤海和黄河流域的开放水平,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