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要将网络战带入"先发制人"时代?

美军要将网络战带入"先发制人"时代?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50:47 

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基思·亚历山大提议当局授权该机构在全球范围展开网络攻击,以便有效维护美国网络安全。按照亚历山大的构想,网络司令部应具备“进攻能力”,采取“先发制人”打击策略。近年来,美军在网络战的准备方面可谓大张旗鼓,而亚历山大的这番表态,再度让人们对美军在网络战场“先发制人”态势产生重重忧虑。 一、网络战“先发制人”由来已久

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422日说,美国军方正准备成立网络司令部,以防范网络攻击。(资料图片)

早在2007年,美国空军主办的一次关于网络战的讨论会上,美国高级军官就曾鼓吹网络战“进攻优先”。

这场讨论会命名为“网战必胜”,集中了美国鼓吹网络战的主要人物:主管空军网络作战事务的第八航空队司令埃尔德中将、前空军参谋长江普、前空中机动司令部副司令贝克以及网络战理论家、空军智库埃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格兰特女士。美国空军参谋长的网战特别助理、有“网战教母”之称的拉尼·卡斯则作了关于网络战的主题演讲。她一语道破了美国积极打造 “网军”的天机:“就像空战一样,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新的作战领域,当然是进攻优先。如果仍然采取守势,则为时太晚。如果不能统治网络,也就不能统治其他作战领域。”

2008年初,布什就已赋予国防部更大的网络战反制权,允许美军主动发起网络攻击。要求美军具备进入任何远距离公开或封闭的计算机网络的能力,然后潜伏在那里,保持“完全隐蔽”,并“悄悄窃取信息”。

20109月,《华盛顿邮报》披露,五角大楼力求在网络战中先发制人,并达到“5D效果”(欺骗、拒止、分离、降级、毁坏5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美国防部副部长威廉·林恩此前提出一项网络战略,将对军方计算机系统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林恩称,这是“美国网络防御措施的根本性转变”。美军网络司令部司令凯西·亚历山大在8月也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不得不拥有攻击性能力,以实时摧毁企图攻击我们的人。”

二、未雨绸缪:盘点美军网络战演习

资料图:全球网络示意图。

·“网络风暴”演习

·时间:20062

·参与者: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国务院、司法部、财政部、国家安全局以及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等和英美等4个国家

·“网络风暴2”演习

·时间:20083

·参与者:18个联邦机构、9个州、40家公司(陶氏化学公司、ABB公司、思科系统公司、美联银行、微软等)及5个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

·内容:政府机构和信息技术、通信、化学、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的网络系统遭受模拟联合攻击,面临1800项挑战。

·亮点:在当时堪称史上规模最大。[详细]

·“网络拂晓”电子战演习

·时间:200911

·参与者:美国国防部、白狼安全防务公司

·内容:堪称美国最大的“电子战争游戏”,为发动与应对全球网络战做准备。

·亮点:职业黑客作为进攻方,攻击手段层出不穷。 [详细]

·“网络风暴3”演习

·时间:2010927日至29

·参与者:美国国土安全部会同商务部、国防部、能源部、司法部、交通部和财政部,联合11个州和60家私营企业,及12个伙伴国(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匈牙利、日本、意大利、荷兰、新西兰、瑞典及瑞士)

·内容:针对互联网身份认证系统和域名系统的攻防战。数以千计的参演人员将应对1500起以上模拟事件,演习设想的网络攻击后果包括生命损失及通信或电力系统等重要公私部门运作受重创。

·亮点:多部门、多个伙伴国家联合举行 [详细]

三、美军网络战的前世今生

美军未来网络战模式示意图

美军在网络战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曾任职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托马斯·雷德2004年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曾诱使苏联盗取一个改写过的软件。正是这个黑客程序1982年引发苏联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大爆炸,其破坏力相当于3000吨当量核武器爆炸。但俄罗斯政府官员否认此次爆炸事件为美国中央情报局黑客所为。

1991年,海湾战争开战前,美国中清局就曾派特工到伊拉克,将其从法国购买的防空系统所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上了含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而在战略空袭前,又用遥控手段激活了病毒,致使伊防空指挥中心主计算机系统程序错乱,防空系统失灵。

19976月,美国第一批网络战士参加了国家安全局组织的秘密演习,几名黑客不仅成功闯入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和华盛顿、芝加哥等多处军用计算机网络,而且还有效控制了全国的电力网系统,证明网络战的“软破坏”和“硬摧毁”等手段在信息化战争中的确具有巨大的实际效果,并初步探索出了对计算机网络实施信息攻击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1999年,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网络战的作战经验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战争期间,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组织“黑客”对北约的军用网站实施网络攻击,曾使北约的一些计算机网络系统一度陷入瘫痪,而北约在强化网络防护措施的同时,也开始组织网络反击战,将大量病毒和欺骗性信息注入南军计算机网络系统,致使南军防空系统陷于瘫痪,为北约实现“零伤亡’的战争神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又如法炮制,更为广泛地使用网络战手段。在战前向数千名伊拉克军政要员的电子邮件信箱中发放“劝降信”,并对持中立立场的半岛电视台英语网站进行了“封杀”,对伊民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震慑。

不过,美军虽然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都曾或明或暗地使用过网络战的基本战法,但网络战的规模和效力仍十分有限,与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战还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

9-11”事件后,随着“基地”等恐怖组织不断利用网络来发布信息、招募新人和策划恐怖袭击,与此同时,美国内外“黑客’对其军用和民用网络设施攻击次数也日益频繁,使其蒙受了巨大损失。网络安全从此开始真正引起美国的充分重视。

2002年,时任美总统布什签署了“国家安全第16号总统令”,要求美国国防部牵头,组织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政府部门制定网络战方略。20053月,美国防部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明确将网络空间与陆、海、空和太空定义为同等重要的、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的五大空间。美国空军同年宣布将网络战与空中和太空作战行动一道纳入其作战范畴。

根据对美军黑客项目跟踪了13年的防务专家乔尔·哈丁的评估,目前美军共有30005000名信息战专家,5万到7万士兵涉足网络战,再加上原有的电子战人员,美军的网战部队人数应该在88700人左右,而这也意味着美军网战部队人数已经相当于7101空降师,而且美国国防大学军事史专家丹尼尔·库尔指出,五角大楼对于网络战的兴趣己经达到了“宗教狂热”的程度。 [详细]

四、专家:警惕网络战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