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五年——大区域访谈——郑贵斌谈区域蓝色经济
王诗成、郑贵斌在“我们这五年——大区域访谈”现场
王诗成、郑贵斌与节目主持人毛馨合影
我们这五年——大区域访谈
——王诗成、郑贵斌谈区域海洋经济
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
策划编导:林海燕
主 持:毛 馨
被采访专家:
王诗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巡视员、著名海洋专家、海洋财富网创始人
郑贵斌: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海洋区域经济专家
海洋财富网特别报道
1、主持人:两位嘉宾在海洋经济领域都是非常资深的专家,首先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刚才短片里的两个问题,先说第一个,其实很多人在回答中国的面积有多大的时候通常会忽视海洋面积。而且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都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
王诗成:我国是个陆海兼备国家,即有陆域国土。也有海洋国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规定,我国内水、领海、专属经济区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内水、领海38万平方公里是海洋国土,约262万平方公里专属经济区是管辖海域,是准国土。也就是说,我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陆域国土加上38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即998万平方公里,还有约262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准国土”。另外,联合国海底资源管理局还批准我国在西太平拥有7.5万平方公里的深海矿区。
2、主持人:刚才短片里还提到海洋资源,过去,我们说海洋有鱼盐之利,是重要的通道,但是现在这个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了,那现在我们已经发现的海洋资源还有哪些呢?
王诗成:海洋是资源宝库,可以说陆地上有的资源,海洋里有,陆地上没有的资源,海洋中仍有蕴藏。海洋有巨大的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洋金属矿产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资源、交通运输资源等,以海洋生物为例,已探明海洋有生物23万余种,其中鱼类资源2万多种,但随着科技进步又发现了很多新资源,如过去我们认为在
3、主持人:海洋资源这么丰富,这是不是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呢?
郑贵斌:是一个重要原因,建设蓝色经济区是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的需要。由于海洋不仅是资源聚宝盆,也是航运贸易大通道,还是新兴产业领头羊。所以世界沿海各国非常重视海洋开发,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经济发展领域。向海洋要粮食、要通道、要能源、要效益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顺应全世界开发利用海洋的大趋势,建设蓝色经济区,也是培植海洋优势产业的需要,也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4、主持人:看来建设蓝色经济区,必须要树立“蓝色发展的新理念”。不过我想请教一下两位,大家都知道我国沿海有14个省市,很多省市的海洋发展优势都很明显,但是打造蓝色经济区这样一个概念第一次被赋予给的却是山东,这是否和山东独特的区位优势有关呢?
王诗成:胡总书记嘱托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看来是偶然,但偶然中有必然。我个人认为主要基于山东两大独占优势。一是领导优势。山东省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高度重视海洋战略,积极推进海洋开发。早在90年代初山东就将“海上山东建设”和“黄河三角州开发”列为跨世纪工程,期间山东又提出海洋强省战略,“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特别是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这一届省领导班子积极将两个跨世纪工程向国家战略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二是海洋经济优势。山东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区位、海洋资源、海洋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经过十八年的打造,山东已将这些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成为全国发展海洋经济的领头羊。2009年山东海洋总产值达到6150亿,占省内GDP总量的18.2%,占全国海洋总产值的19.2%,每年以18%以上速度增长。可以说山东在全国率先走向海洋,胡总书记选择山东打造蓝色经济区、国务院选择山东作为发展海洋经济试点省,既是信任也是重托。
5、主持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应该说,不仅包含着总书记对山东的期望,也清楚地表明了中国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谋划。那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概念的重点是不是在“蓝色”二字上?两位专家能不能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个概念,给我们一个形象的解释?
郑贵斌: “蓝色”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鲜明特色和显著标志。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半岛海洋特色的经济功能区,是海陆统筹的新型“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有互补性,陆地经济是以海洋经济为基础、海洋经济是陆地经济的延伸,过去我们在海边看,往外只看海洋,往内只看陆地,现在我们既看海洋,又看陆地。在资源开发与发展经济上,既重视海洋,又重视陆地,海陆一体统筹发展。在资源开发上,利用海洋资源促进陆地经济发展,利用陆地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也是这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把握海陆经济的内在联系,打破海陆分割的二元结构,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建设海陆统筹的经济区,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让海洋经济资源的科技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更大化。[NextPage]
6、主持人: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书记已经给我们勾勒了一个非常宏伟的蓝图,现在这个蓝图进展到了什么程度了?
王诗成:胡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吹响了向海洋进军,拓展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的集结号,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行各业迅速反应,全省上下联动,发展海洋经济,打造蓝色经济区成为全省人民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蓝色”成为齐鲁大地的主旋律。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省委、省政府精心谋划,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省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推进协调小组,组建了办事机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出台了《指导意见》,完成了海洋经济重大课题研究,完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26个专项规划、完成了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方案,目前正在国家审批。
沿海七市制定本地区规划,同时按照边规划边建设的原则,积极推进和启动实施了一批重点园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作为蓝色经济区建设重要基础工程港口迅速崛起,今年我省港口吞吐量突破8亿吨,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有三个亿吨港口的省份。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了《“9大10小”集中集约用海规划》,规划用海面积200平方公里,将提供沿海县(市区)25%以上的建设用地,将创造1000亿元以上的土地收益,到2015年可形成近万亿元的项目投资。目前董家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潍坊滨海新城,蓬莱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填海规划已上报国家待批。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填海规划已获国家批复,规划填海面积35平方公里,这是目前我国已动工建设的最大的人工岛群。
7、主持人:有学者认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画圈经济时代,或者说区域经济时代,那么山东要形成一个怎样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布局如何来优化配置?
王诗成:山东半岛区域经济已进入板块区域经济发展时代,概括起来是“一蓝一黄一圈一带”,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州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十二五”山东将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建设黄河三角州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加快建设鲁南经济带,在这四大板块区域经济发展中,山东坚持区域发展统筹布局,产业统筹发展,城乡和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环境统筹治理,资源统筹开发,四大板块既保持其独特区域板块特色和优势,又相互融和联动发展,形成板块集聚裂变效应。
8、主持人:提到区域经济,山东除了蓝色区域,还有一个黄色区域,我们知道去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这两大板块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协调发展?对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
郑贵斌: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高效生态”的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全国第一个海洋特色的经济区。黄蓝两区的战略定位不同,一个是高效生态经济的定位,一个是海洋经济的定位,作为经济分类,简称蓝绿经济。作为规划,一个是由黄河河口向海洋延伸的规划,一个是由海洋向陆地延伸的规划。两大经济区发展的生态经济与蓝色经济,都代表产业发展的新的方向。建立蓝黄经济区,是要发展山东的区位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上领跑海洋经济与高效生态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促进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9、海洋被称为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最后疆域,所以很多国家也不断呼吁一定要加强生态保护,去年胡总书记指出的这四句话里也提到:“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我们该如何理解“科学”二字?
王诗成: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