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传图:正在中国进行改装的瓦良格航母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据俄罗斯军工新闻网
2000年从乌克兰采购得来的“瓦良格”号航母更名为“施琅”号,经过改装,可能将于近期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有观点称,这艘航母将会成为战斗教学(训练)舰,为中国完全独立自主建造的国产新型航母铺路,而且首艘新航母装备到中国海军任何一支舰队都合情合理。总之,应当祝贺中国很快就能得到更为强大的多用途海上战斗舰只。
苏联首批真正意义上的航母的诞生并不容易,付出了较大的时间、资金、人力等资源代价。在成功研制出1123型反潜、巡洋、直升机航母“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用于战斗使用演练之后,苏联开始设计过渡型航母,最初同样定位于反潜防御任务,结果研制出了1143型航母“明斯克”号和“基辅”号,除了直升机外,还能搭载垂直起降的雅克-38飞机。在上世纪60-70年代,类似航母成为可能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条件下灵活机动停靠海军航空兵的通用平台。但是在1980年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雅克-38飞机的战斗使用试验未能成功,该机在保障对地面部队的直接支援方面,无论是战术上,还是战斗使用上,都有明显缺陷。之后苏联海军得到了第3艘1143型航母“诺沃罗西斯克”号,以及1143.4型“巴库”号,即现在进行现代化改进转售给印度海军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随后诞生了1143.5型航母“第比利斯”号,现在成为俄海军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另外还有1143.6型“里加”号,之后更名为“瓦良格”号,但在苏联解体前未能建成并服役。其后的1143.7型“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本应成为苏联首艘核动力航母,同样未能建成,于1992年化成一堆废铁。埋葬苏联的别洛韦日森林协定几乎对苏联所有航母的命运起到了最为悲惨的作用,仅有“第比利斯”号改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纳入俄海军编成,其他几艘使用费用更为昂贵的航母根本无人需要,结果“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卖给了印度,并于1995-1997年被切割成废铁。“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被中国买走后,分置在天津和深圳,现在用于娱乐目的。韩国人买出的“诺沃罗西斯克”号航母同样变成了一堆废铁。
唯一迎来命运转机的是中国得到的“瓦良格”号,乌克兰政府以区区2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最初公布的官方用途是改装成水上宾馆、娱乐中心和赌场。但在历经627天辗转运到中国之后,于
中国一直在坚定地、有条不紊地提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实力,实现国防工业系统的技术更新。近期在东亚、东南亚紧张局势持续升温,中国和日本、越南等国的无数政治、领土、经济争端不断爆发的情况下,中国军事实力的持续增强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打造一支航母舰队在此过程中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中国航母建成,攻击航空兵的实力大幅提升,今后必将会对东南亚海域的兵力平衡造成严重影响。虽然俄罗斯暂时尚未向中国供应能够停靠在“瓦良格”号航母上的苏-33舰载机,但是北京现在似乎已决定完全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海军航空兵的装备问题。有消息称,几年前中国从乌克兰购买了苏-27K舰载歼击机的试验原型机样品T-10K,虽然不适宜飞行,却对中国航空制造专家研究其整体布局、机翼系统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作用,结果中国沈飞公司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国产舰载歼击机歼-15今年已首飞成功。外形酷似苏-27K/苏-33的新飞机图片曝光后,立即引发关注。专家们指出,虽然中国可能在结构上借鉴了苏-33,但是无论如何难于仿制现代版苏-33的动力装置和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当然,这也不是中俄军事技术合作中首次类似“武器盗版”问题的实例。此前中俄曾签署了许可生产苏-27SK歼击机的协议,中方代号歼-11,但在一段时间后,中国单方面研制和生产未经俄方同意的歼-11B型战机,结果导致俄方撕毁向中方供应配件的协议。但是中国继续使用本国生产的配件生产歼-11B,现在则装配上了国产发动机,今后可能会对俄武器出口收入构成潜在的威胁。
总之,中国一直在积极利用从发达工业国家得到的一切机会,吸收、转化任何先进的国防技术,促进中国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保护国家国防利益,这种战略决策在“瓦良格”号航母改装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