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霞口非洲象弄断牙齿 动物园为其请来洋牙医
非洲医生在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医生正在为“皮皮”清理坏牙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西霞口动物园有关负责人介绍,非洲象“皮皮”于2004年和一头小母象一起来到威海。当时母象比“皮皮”的个头要大,但到了西霞口后,“皮皮”适应得很快,食量又大,个头慢慢超过母象,后来成为西霞口4头年龄相仿的小象中个头最大的一头。 然而,到威海的第二年,调皮的“皮皮”把头伸进栏杆里玩,撞碎了门齿。当时工作人员给它冲刷了牙齿,它也没有什么异常表现。没想到到了2006年,“皮皮”开始牙痛。在此后的4年里,动物园多次请牙医给“皮皮”会诊,但总是去不了病根,看着“皮皮”因为牙痛而变得暴躁,饲养员既心疼又着急。今年6月份,“皮皮”的牙病再次恶化,牙龈开始发炎出脓,剧烈的疼痛让“皮皮”频繁地把牙往栏杆和柱子上撞,让牙周和腮帮也都出现了损伤。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赶紧想办法为“皮皮”减轻痛苦:为它做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检查,每天用双氧水冲刷牙齿,用碘伏浸泡的纱布填充牙髓的空洞。经过这一系列的治疗措施,“皮皮”的病情总算暂时稳定下来。 可这并不代表“皮皮”的牙病再不复发。动物园工作人员明白,“皮皮”的门齿不仅是我们可见的部分,还有1/3连接着它的头盖骨,十分接近大脑,若牙病进一步发展,“皮皮”就危险了。 洋医生3小时手术补象牙 为彻底医好“皮皮”的牙痛,动物园从“皮皮”的老家非洲请到两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医生,趁着秋季温度适宜,彻底为“皮皮”解除牙痛之苦。两名医生均来自南非,分别是牙医Gerhandus和麻醉师Adrian。 手术安排在19日上午。当天一早,两名洋医生就来到象舍考察,将设备和药品摆了一地。 配药工作完成后已接近上午9时,为了保证手术现场的安静,大部分工作人员退出象舍。麻醉师Adrian开始为“皮皮”注射第一支麻醉针,然后马上退到墙角。Adrian说,由于“皮皮”的体重有3吨,因此每隔15分钟要给它打一剂麻醉针。每次的剂量都要严格控制,既要让大象陷入沉睡、减轻其痛苦,也要防止剂量过大伤害它的身体。 牙医Gerhandus说,给大象做牙齿手术的最大难题在于大象躺的位置及姿势是否合适。如果放置的位置或姿势不对,大象有可能因为不能呼吸导致死亡。由于两位医生经验丰富,这次手术期间,放置大象一次成功。 两位医生此前最坏的打算是为“皮皮”做拔牙手术。但仔细检查后发现,“皮皮”破损牙齿的造血组织还存活,“情况比想象中要好一点”。为了“皮皮”以后能拥有两只威武的象牙,医生决定不拔牙了,保留这些造血细胞,用特制药物开始补充牙髓。 将近12时,手术结束,在门外等候的工作人员急忙进去看望“皮皮”。“手术很成功,比预期的还要好,最重要的是,我们保住了象牙。”牙医Gerhandus说,“原来准备的放错位置后的急救方案没用上,准备的拔牙设施、药品也没用上,我们很开心。” 随后,麻醉师给“皮皮”注射了“催醒针”。5分钟后,“皮皮”开始恢复知觉。 19日下午,动物园还邀请麻醉师为腿部受伤的斑马进行了麻醉,邀请牙医为海狮检查了牙齿。 “手术后,斑马和海狮的恢复情况也都非常好,已经慢慢恢复了正常。”动物们病愈,饲养员们终于松了口气。 非洲象术后恢复良好 记者 由于术后恢复良好,动物园20日就让“皮皮”重新与游客见面了。折腾了“皮皮”4年的牙痛彻底消除,“皮皮”的脾气越来越温顺,又有了玩耍的精力,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象牙保往,明年继续长 手术后,牙医Gerhandus给动物园提出了一些饲养非洲象的建议。根据他的建议,动物园19日下午就派工作人员将象舍的栏杆进行了加密,大象的头再也伸不进栏杆的缝隙里了,“皮皮”调皮弄断牙齿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 “皮皮”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牙医建议给它增加食料,特别是草的供应量。“打个比方来说,一天有24个小时,如果它以前进食花10个小时,以后我们就要通过增加食料的方式让它的进食时间延长到14~16个小时。”动物园负责人介绍说,还要促使它增加活动量、加强锻炼。“根据医生的建议,我们准备扩大象舍规模,象舍面积最起码要达到现在的三倍以上。到时候,‘皮皮’和其他3头小象就能享受散养的待遇了。” 与人类相比,非洲象的牙齿生长期更长。动物园工作人员预计,“皮皮”的断牙明年夏天能开始正常生长。相信到了它身体完全长成的时候,它的牙齿会和其他雄性大象一样健壮、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