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海洋与渔业经济总量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30亿元。水产品总产量23.4万吨,渔业总产值48亿元。在海洋与渔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渔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10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年均增长3.1%,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倍。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2%,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十五”末的21%提高到2010年的29.8%,海洋渔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海洋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海洋与渔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海洋三次产业比例更加协调,第一产业中,水产品总产量、产值等指标均居潍坊市县级首位;第二产业中,原盐、溴素等产量在全省占较大份额,船舶制造、海洋石油、海洋化工等产业实力不断壮大,风能、光能等新能源利用起步发展。第三产业中,海洋运输、滨海旅游、海洋环境保护等产业发展迅速。海洋捕捞连续多年保持零增长,优质高效养殖业迅速崛起,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快速发展,渔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展,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大力实施标准化池塘整改工程,2009年以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整理改造池塘10000亩,积极推广应用生态高密度对虾养殖、循环水高效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提高了水面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品牌渔业建设成效显著,寿光蚂蚬、寿光毛蚶、羊口咸蟹子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文蛤、缢蛏、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泥螺等20多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3.5万亩,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8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6.7万亩。大力实施近海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2005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增殖放流虾、蟹、贝类苗种1.8亿尾(粒)。加快发展外海远洋渔业,组建了寿光市远洋渔业协会,提高了远洋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发展质量,远洋渔业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涉外作业渔船100余艘,涉外捕捞产量25000余吨。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全市新上鱼粉加工厂7家,年产量达5000吨,产值3000多万元。
海洋渔业综合管理逐步规范。全市累计确权海域使用面积14.5万亩,确权率达到85%以上。编制了《寿光市海洋功能区划》、《寿光市海域使用专项规划》《寿光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寿光市现代渔业专项规划》,组织开展了碧海行动计划、海盾系列执法活动,积极推行海洋功能区划、海域确权审批和海域有偿使用三项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监视和海洋防灾减灾网络,加强了海监、渔政、边防海上联合执法,海洋管理步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