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1月23日,威海港同省内的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四港联袂,与韩国釜山港签署“4+1”港口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和航运中心。
协议为鲁韩港航的深度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翻开了鲁韩港航史新的一页,对双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是值得期待。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威海港跻身协议鲁四港之一的优势在哪里?鲁韩港航“强强联合”将给威海港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威海港又将如何破解这一“合作方程”?
优势 :港口吞吐量5年增长千万吨
威海港,坐拥中韩黄金水道,是我国距韩国西海岸最近的沿海港口,也是我国大陆通往韩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便捷的出海口。
目前,威海港的13条航线中有6条是威海至韩国的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对韩比重达50%,旅客吞吐量对韩比重达20%。威海港至韩国集装箱航线日益壮大,威海港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对韩贸易港口和最大的对韩国际客运港。
威海港对韩航运地缘优势明显,其发展速度也是有目共睹。2005年,威海港年吞吐量仅为1000余万吨。然而,5年后的2010年,威海港年吞吐量预计将达到2400万吨。“2015年港口吞吐量过亿吨”已列入威海港的未来发展规划。
在“亿吨大港”蓝图指引下,威海港不断加快港口建设步伐。新港区三、四期工程和国际客运中心工程等8个重大工程的先后开工,使威海港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码头能力呈现倍数增长态势。
据了解,随着新港区三、四期工程的建成和陆续投产,威海港的码头等级由2万吨级跃升到10万吨级,码头岸线长度增长1倍,设计通过能力增长2倍。至此,威海港数亿元的大投入开始“开花结果”,建成亿吨大港所必需的基础条件也基本具备。
正在建设的国际客运中心搬迁工程为威海港再添一大砝码。工程总投资7亿多元,包括4万平方米的国际客运中心和2个3万吨客滚泊位、1个3万总吨客运泊位、1个2万总吨客滚泊位,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工程预计明年10月底前全部完工。届时,威海港年发送旅客量可达130万人次,滚装车辆8万车次,增加集装箱吞吐能力7.5万标准箱。
突破 :陆海联运,铺就中韩“海上高速路”
陆海联运通道是陆运与海运的结合。中韩两国的货运车辆将搭乘船舶,按照两国商定的港口口岸、区域或运输线路抵达对方港口后,不需要卸载货物换乘对方国家的运输工具,而是由原车直接将货物运抵目的地。该项目比过去的集装箱运输能减少2至3次装卸,缩短时间8至14个小时,节省运输成本50至80美元。
在港口泊位、码头长度等基础设施上档升级的同时,中韩陆海联运再次为威海港物流模式的优化和港口腹地的拓展创造了契机,成为进一步提高区域自由度和开放度的前奏曲。
相关专家认为,交通物流的极大便利,不仅会扩大我市对韩贸易规模,改善对韩出口商品结构,甚至可以通过韩国市场扩大威企的第三方市场。
遇与挑战:登陆大舞台,整体竞争优势明显
釜山港是韩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占韩国集装箱总吞吐量的74%,是名列世界第五的超级大港。目前,山东有超过1万家的韩资企业,早在2002年,山东港口群就成为釜山港的第二大贸易合作伙伴。
在港航业内人士看来,鲁韩港口合作是大势所趋。山东沿海港口群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而其重要标志就是集装箱的中转量。青岛港与釜山港均为集装箱业务大港,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合作趋势开始显现:省内,以青岛港为龙头,整合了威海港、烟台港、日照港的集装箱业务,形成了一个整体竞争优势;而拥有大量韩国货源的山东市场,是韩国釜山港不能放弃的重要市场。
鲁韩“4+1”港口战略联盟框架协议的签署,顺利将双方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接下来的产业、技术、邮轮、港湾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势必带动双方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而威海港也将跃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与世界级大港一同“分享蛋糕”。
对威海港来说,鲁韩港口合作所带来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在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港口群的整体资源优势“庇佑”下,在釜山港的吸盘效应辐射下,威海港参与东北亚“大物流”的脚步必将加快。
威海港集团副总经理唐宗岭表示,在鲁韩港口合作框架下,威海港将很容易享受到港口资源整合所带来的集群效益。与我省其他三港联合,最快捷地实现了威海港的腹地拓展,更多的物流、人流将向威海港聚集、流通,航线、航班密度也将因此加大,充分发挥港口大进大出的枢纽作用,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与东北亚龙头港口釜山港结盟,则进一步扩大了威海港与韩国的物流网络,在与韩国西海岸的仁川港、平泽港通航的基础上,将合作延伸至韩国东海岸,从而将有效拓展威海港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通过釜山港进行欧美货物中转也将更快捷、方便。
“鲁韩港口联盟,在加快港航业发展的同时,必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升级,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唐宗岭表示。
同时,唐宗岭也认为,港口间的货源竞争是港航业永恒的话题,入盟在为威海港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将使竞争进一步加剧。另外,目前尚难预计的物流、人流增幅对威海港的基础设施也将是一种考验。
对策:四招强化鲁韩合作
唐宗岭认为,鲁韩合作以贯彻落实“兴港强市”总体战略为基点,可以描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突破口”:
以拓展货源为中心。加大与大物流企业、临港物流园区合作,实现有机结合、互动发展,做大做强港口现代物流业。同时,加强港口与腹地物流链资源的有效整合。
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两个基本点。加快新港区及国际客运中心建设,加大航道、锚地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码头、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提高港口承载力。整合物流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港航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拓展与周边港口及釜山港等东北亚重点港口的物流信息领域合作,向“一站式”物流信息服务体系迈进。
以海陆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在物流链无缝衔接中的优势,不断优化物流模式,推动异地大通关格局的形成,实现货物进出口增量。
另外,根据市场需求,将尝试与釜山港探讨开发豪华邮轮旅游商品,培育威海港航发展的新亮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