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海水苦咸,而品尝生活在海水中的海鱼却不咸。其原因是海水鱼靠鳃丝上的排盐细胞排泄盐分。这种细胞称为氯化物过滤细胞或海水淡化细胞。它可以把海水淡化成淡水,将鱼体内多余的盐分及时排出体外。此外,海水鱼为适应高盐度海水,减少自身水分流失,还采用多喝水少排尿的办法来维持体内渗透压。尤其是海水软骨鱼类,它们血液中有较多的尿素,其含量高达血液的2%至2.5%(多数脊椎动物仅为0.01%至0.03%)。对其他动物来说,尿素是废物,过多时反而成为毒剂,而对海水里的软骨鱼类而言却是救命法宝。它们就是利用多量的尿素来使血液和体液的渗透压高于海水,使体内的水分不会流失体外,体外的水分可以渗进体内,防止海水盐的渗入。所以,人们在吃海水鱼时并不感到咸。
可为什么生活在淡水里的鱼并不淡呢?这是因为淡水鱼的鳃上生长着一种吸盐细胞,它可以把外界的盐分吸收进体内,使自身体内的盐分高出周围淡水许多倍。与海水鱼相反,淡水鱼多利用泌尿的方法来使体内盐和水分达到平衡。因而,淡水鱼体内也含有一定的盐分。
还有些鱼类,它们既能生活在咸水里,又可生活在淡水中。它们的鳃细胞随着咸淡水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每次移居时,只要在河口咸淡水交汇处生活一段时间,进行自我驯化,就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如刀鱼、鲥鱼、鳗鲡、鲈鱼等都是这类水族成员。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