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渔业资源锐减 市场上六成鱼是人工养殖

来源:信息发布系统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5:35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有60% 不是渔民乘风破浪从大海里捕捞的“生猛海鲜”,而是养殖水产品。”这是山东省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一位负责人日前在聊到目前青岛渔业资源时谈到的一句话,这一说法在2009年该局局长黄聿颂做客青岛政务网时也曾提到。那么 ,我们老百姓到底还能吃到多少野生鱼?记者近日走访青岛的各大水产市场了解到,便宜的野生鱼由于捕捞方便,在市场上能够轻易买到,但受人类捕捞的影响 ,这些小鱼像打了激素一样迅速被催熟。而真正自然长大的野生鱼由于高昂的价格和稀少的种类,一般不受市民青睐。以往老青岛人常吃的令人垂涎的海味也渐渐变得奢侈起来。
市民反映
买条野生黄花鱼咋嚼着没味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前几日在水产品市场看到一种鱼和记忆中的黄花鱼极为相似,腹部也泛着金黄色的光,体形和鱼鳞也与黄花鱼很像,就买回家了,没想到吃起来却寡淡无味。刘先生回忆说,小时候买的黄花鱼,每斤两三角钱,味道特别鲜美,肉质软嫩。那时候吃黄花鱼还讲究吃鱼子,雌鱼的肚子里有硕大的鱼子。可如今吃起来,鱼味道很淡,嚼起来发柴,他有些纳闷,这是真正的野生黄花鱼吗?
据刘先生回忆,30年前,每逢农历谷雨时节,黄花鱼游回渤海湾产卵繁殖。春天是捕捞黄花鱼的黄金季节。海湾里的渔船把满舱的鱼虾卸到岸上,这些品种繁多的水产品中有大量是黄花鱼。海滩上和鱼市里成堆的黄花鱼给刘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这种鱼只是普通鱼类,算不上是稀有名贵鱼种。
上世纪70年代,刘先生成了在海上打鱼的渔民。春天他和其他渔民在渤海湾里打黄花鱼主要用拖网,两只船对拖,约两小时一网。遇到大网头,一网就能打2000多斤。上网时,落进网里的鱼儿欢蹦乱跳,金黄的黄花鱼跳到甲板上还在蹦。春汛捕捞的主要是这种鱼,船上的人吃鱼也是在它们还欢蹦着的时候便下了锅。那鲜美的味道,想想都叫人垂涎。
水产市场调查
野生鱼不好育苗,小鱼小虾直接从海里捕
刘先生回忆中的黄花鱼在市场上很常见,但个头明显小了很多。11月25日,记者来到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的水产摊位前,表面裹着一层灰色黏液的小黄花鱼堆成一小堆,以每斤5~6块钱的价格销售。而个头大些的黄花鱼则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每条黄花鱼都露出金黄的亮色,价位要高出两个档次,以每斤15块钱左右的价格供人挑选。
“青岛现在几乎捕不到真正野生的大黄花鱼,大个的黄花鱼都是养殖的。”小港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家经营海产批发的老板张海宝告诉记者说,“野生的小黄花鱼经常可以见到 ,平均价格在10块左右。而大的野生黄花鱼现在根本见不到 ,真正的野生黄花鱼一斤能卖到 200块左右,最贵的能卖到 300块。大黄花鱼原来每年能捕捞20万吨,现在在青岛海域已经很难找到一条大黄花鱼。”
在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上,记者见到了面条鱼、鲅鱼、刀鱼、黑头鱼、墨鱼等各种鱼,摊主介绍说,“大部分鱼都是从海里刚捕上来,只有大个的黄花鱼、鲈鱼是养殖鱼。其他这些鱼在海里很容易捕捞,出去一趟能捕回来不少,价格卖得便宜,多在10块钱左右,有的比吃菜还便宜。”
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大多数野生的小鱼小虾资源丰富,一方面得益于每年的大规模海洋资源增殖放流,另一方面,这些野生鱼的育苗很难找,海鱼有很大一部分巡游产卵,育苗不好找,养殖起来技术达不到 。”
一条鲈鱼100多,买两条还凑不齐酒宴
在小港水产品批发市场的一家鱼行前,两条大个的鲈鱼摆在砧板上,“这可是真正的野生鲈鱼,长了两年有6斤重。”说完,老板张海宝拎着鱼头拽了起来:这条鲈鱼的个头大,身上的青色较深,背上的鱼鳞在灯光下闪着亮光。“现在人工养殖的鲈鱼顶多长到四五斤重,花色不会这么好看。”
除了野生的大鲈鱼,砧板上还摆放着几条大黑头鱼,数量能点得过来。“这些鱼都是从渔船上卸下来的,一次出去打不到几条大鱼,多数是些小鱼小虾。来这里拿货的也多是酒店,个人来买的很少。像这两条野生大鲈鱼,我能卖到 26块钱一斤,其中一条能卖一百多块钱。但这两条鱼摆了三天都没卖出去,酒店买了凑不齐酒宴,有的酒店一次宴请好几桌,这两条野生大鲈鱼还不够摆盘的。”
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陈大刚介绍说,“现在只有大量产卵、适应能力强的鱼类才能生存。市民还能吃到的野生小黄花鱼,就是一个适应能力强的种群,中国沿海的小黄花有浙江、江苏和韩国济州岛西北部三个独立的种群,其中韩国济州岛西北部种群在春天北向渤海湾和辽东湾时会分一支鱼群到青岛海域,产卵繁殖后返回济州岛海域越冬。青岛渔民能在近海成群捕捞的鱼类只剩下鲅鱼和小黄花鱼两种。
几十种海鱼濒危
叫姑鱼、黄姑鱼、白姑鱼、鮸鱼、大黄鱼、牙鳎鱼……陈大刚教授一个个点名指出青岛近海走向濒危的鱼种。白姑鱼原来一年能捕捞1万吨 ,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踪影。过去市民常见的鮸鱼现在很难找到了。胶州湾盛产的大黄花鱼,现在野生的基本没有了,只能靠南方养殖,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有些鱼种灭绝决不是危言耸听。
陈教授讲到了胶州湾的一大特产——牙鳎鱼,每年成群的牙鳎鱼顺着沧口水道,一直游到红岛的东大洋村,每年出产几十万吨,现在只能零星网到几条,大部分靠工厂化养殖,每条只能养到500克左右。“木叶鲽、带文条鳎、半滑舌鳎都是迅速衰退的鱼种。”陈教授说,半滑舌鳎原来盛产在胶州湾河套一带,农历八月中秋节前后产量很大,现在也只能靠工厂化养殖。
价格悬殊
野生鱼价格是养殖鱼数倍
青岛市场上的野生鱼种类繁多,有价格只有四五块钱的面条鱼,也有高达30块钱的野生鲈鱼,价格差距悬殊。其中就大黄花鱼来说,人工养殖的黄花鱼价格在20块钱左右/斤,而真正野生的大黄花鱼价格却高达300块/斤。
记者采访了青岛金沙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薛经理,他做了二十多年的水产育苗技术,去南方的时候,曾在一家酒店见到过真正的大黄花鱼,一斤卖到了 300多块钱,买一条黄花鱼差不多要花费上千块。他也曾想着采集野生黄花鱼的鱼苗,但效果十分不好,“鱼苗大面积得病,加上北方的温度偏低,鱼苗成活率很低,做起来成本大且市场不好做。青岛的老百姓觉得贵,吃起来不值得,毕竟还有好些鱼可以选择,为啥偏偏选吃大黄花呢。”
“但真正野生的大黄花确实值钱。”青岛小港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张经理介绍说,“不光野生的大黄花鱼,只要是野生的鱼,价格都要比养殖的高出好几倍,就拿鲈鱼来说,养殖的鲈鱼一斤卖到13块左右,而野生的鲈鱼能卖到快30块钱了,这中间差了近20块钱。有些专做野生鱼的老板就来我这里购买养殖鱼回去做,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嘛。很多青岛人吃不到真正的野生鱼,也很难尝出区别。”
野生鱼消失原因分析
渔船近30年增加几百倍,野生鱼资源却减少了三分之一
爱吃海鲜的青岛人仍忘不了念叨“加吉头,鲅鱼尾,刀鱼肚子,鲕鱼嘴”,多少年来,这四种海鱼一直是老青岛人心头的“四美”。但这“四美”中的加吉鱼、刀鱼以及对虾、黄花鱼、梭子蟹等海产品,如今已很难寻到野生品种,充斥市面上的绝大多数都是“圈养”的人工养殖货。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大刚教授介绍,青岛胶州湾的鱼产量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300万吨,而那时候的渔船只有3万马力。
现在,胶州湾年产鱼量200多万 ,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可我们的渔船已经超过了2000万马力。在渔业资源枯竭的情况下,渔船却增加了几百倍,按照这么大的捕捞强度,我们的野生鱼都快捕捞枯竭了。”
渔业的逐渐枯竭逐渐影响到了野生鱼的数量和质量。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鱼政站的工作人员丁峰告诉记者,以前小船出海一天,能捕捞上千斤鱼,现在150马力以上的打渔船出去,至少也要出海一周左右。
按照这样的捕捞力度,一次出海就能捕捞上几百斤鱼。并且随着近海资源的衰竭,每次出海的渔民要越走越远。“渔民现在每出一次海的花销不菲,光油费就要1~2万,即使是这样的捕捞力度,打上来的鱼也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海水富营养化是大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渔民的过度捕捞,海水的富营养化是鱼类的大敌 。陈教授研究认为,海水富营养化后,鱼类的饵料硅藻减少,而构成赤潮的藻类急剧增加 ,使鱼类生存的空间更加狭小。农田中使用的氮肥的70%和磷肥的80% 都被雨水带到了大海,加上工业处理污水中的残留。国内近海海湾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而靠近青岛海域的乳山渔场,因入海的两条淡水河拦坝建立水库,天然渔场已经消失,对青岛的渔业也有很大影响。市民现在还能吃到便宜的野生小鱼小虾,主要是这些野生鱼类的敌害变少,自身变异适应环境,同时渤海湾和莱州湾都禁止了拖网作业,但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野生鱼资源很可能走向濒危的道路。
大工程设施多,水温变化快,加快了野生鱼的减少
“野生鱼资源减少的原因很复杂,青岛本来就没有大的鱼类产卵层,大多数来自胶州湾。而胶州湾这两年的水域污染增加 ,水生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导致胶州湾的海洋渔业资源破坏严重。”陈大刚教授介绍说。“除此之外,随着这两年青岛重大海上设施的建设,上流淡水资源减少,水温变化快等原因,使得海洋里面的渔业资源衰减。
据了解,总面积388平方公里的胶州湾,不但在过去的50年间萎缩了100余平方公里,而且成了承载市区污水的大水池。据统计,仅胶州湾东部年排放陆源污水就达1.5亿吨,再加上胶州湾北部、西部,年排放陆源污水总量超过2亿吨。
“为适应人类的捕捞和海水的污染,一些生存下来的野生鱼的生理也发生了进化。鲅鱼原来两岁成熟产卵,现在已经提前到一岁就青春期发育成熟 ,洄游产卵。不但青春期提前一年,单条鲅鱼的产卵量也明显增加 ,鲅鱼的生长速度变快,肉质出现退化。”陈大刚教授介绍说。“青岛近海鲅鱼的产量已经从几十万吨下降到目前的几万吨。”
牙鲆、鲈鱼、扇贝、梭子蟹……这些海味多是靠人工养殖
根据海洋部门的统计,在胶州湾内栖息繁殖的海洋生物达300余种,主要渔业品种有近200种,常见的有加吉 、牙鲆、高眼鲽、木叶鲽、舌鳎、带鱼、小黄鱼等。但随着生长环境的恶化,黄渤海不少常见渔业品种已形不成渔鱼汛,濒临种群消失。其中,青岛近海被纳入我省资源严重利用或衰退名单的主要渔业品种也有20余种,包括加吉、鲆鲽类鱼、舌鳎、鼓眼鱼、海胆、金乌贼、黄花鱼等20余种。
海洋资源的日益锐减,对爱吃海鲜的青岛市民来说是一大损失,对渔业生产和出口的大市青岛来说也是个挑战。近年来,为了保障市民餐桌的海鲜供应量,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大力发展渔业人工养殖。
在青岛的郊区县市,人工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对虾、牙鲆、鲈鱼、海参、鲍鱼、蛤蜊、扇贝、梭子蟹等渔业品种,养殖规模和产量较大,已成为市场供应的大头。据介绍,目前市民餐桌上的海味,60%都已不是渔民乘风破浪从大海里捕捞的“生猛海鲜”,而是来自渔家的养殖产品。 ( 李敏)
相关链接
如何分辨养殖和野生鱼
小港水产品批发市场的老板张海宝告诉记者,市场上养殖鱼冒充野生鱼的事例太多了 ,很多时候外行人还真分辨不了 。张老板指着鱼摊上一只张着嘴、背上发亮的鲈鱼告诉记者,“这条鱼放了三天,但从外观很容易就能查看出来,鱼的颜色发深,白色的肚子里空空的没有脂肪。说完,他又拿来一条个头差不多的人工养殖鲈鱼,“这条鲈鱼外面的颜色浅淡 ,再看肚子,里面鼓鼓的有脂肪,这说明是人工养的,喂饱了饲料。真正的野生鲈鱼味道也不一样,味道特别滑嫩,入口即化,鲜味特别浓。而人工养殖的鲈鱼口味要差好多,不够新鲜。”
除了野生鲈鱼外,青岛不常见的野生大黄花鱼也很容易辨别,海大教授陈大刚介绍说,野生的大黄花鱼尾巴流线细长,而南方养殖的大黄花鱼尾巴粗短,肚子粗大,与野生大黄花鱼的质量没法比。从外表看就容易识别。
张老板在记者离开市场的时候,传授了自己的经验:野生黄花鱼头部稍宽,嘴巴边有一圈黄色,鱼鳞看上去较粗。而养殖的黄花鱼尾巴宽大,鱼唇呈红色、鱼鳞较细,并且在鱼的腹部有翅。根据经验来看,有的养殖鱼吃带有添加剂的饲料,煮出来的汤发乌,吃起来有股土味。而野生鱼的汤清淡,吃起来新鲜味美。
野生鱼的营养价值高
据了解,野生鱼的口味好,营养价值偏高。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湿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能。黑鱼与生姜红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养血、明目等功能。
草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