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航天人栾恩杰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6: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他从办公桌后起身,九个月前的大腿骨折使他看起来行动不那么自如,但精神头丝毫无损。

他缓缓来到窗边的沙发旁,坐在上午10点的阳光里,笑盈盈地看向我们:“开始唠吧!”

访谈就这样开始了。

他是栾恩杰。2009年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之一。在众多职务和头衔里,他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为人所熟知。

见证航天50年发展历程

栾恩杰是个地地道道的航天人。在航天领域工作的40余年里,他先后参与了我国第一代潜地火箭、第一代陆基机动火箭、第一代远程火箭及首次中国载人航天、首次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几乎亲历了我国航天事业50年发展的全过程。

我国航天事业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50余年来,经历了“两弹一星”、“8年四弹”、三大工程、“两抓一突破”、“大航天”和211工程等一系列创新发展。其中,“两弹一星”,也就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是我国航天史上第一段辉煌篇章。1964年,东风二号中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导弹领域提前完成“12年科学规划”。随后,我国提出了符合国情的“8年四弹”发展规划,即从1964~1972年研制液体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远程4种地地导弹。以“8年四弹”为代表的武器装备研制工作,加快了我国战略和战术导弹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我国战略导弹的有无问题,打破了当时核大国的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栾恩杰正是在这一时期投身于航天事业中。1965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系陀螺原理、仪表及惯性制导专业毕业的栾恩杰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主攻静电悬浮陀螺等当时国内的尖端学科。1968年,研究生毕业后,栾恩杰奔赴内蒙古,进入当时刚刚组建的国家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

完成“8年四弹”工程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先后启动了潜艇发射固体火箭、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研制计划,并加快了液体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1980年,我国成功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1982年又成功发射了潜射固体火箭,1984年东方红二号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并投入应用。至此,三大工程圆满完成,我国航天技术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栾恩杰亲身参与了潜射固体火箭研制和试验的全过程。时至今日,对于航天人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精神,栾恩杰依然感慨不已。“那时不是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再开始工程的实施,而是有条件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做某项模拟试验时,作为工程中一个系统负责人的栾恩杰,与战友们一道找木工做了一个“试验台”,然后把车床的转动部分卸下来,用它作为台子的回转部件来模拟潜艇的方位摇摆。“当时大家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条件多差,也要完成党中央交给的这项重大工程任务。”

1989年,我国航天领域提出了“两抓一突破”的新规划。“两抓”即一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二抓技术改造;“一突破”即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这一规划的提出首次把航天事业与国民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并为后来圆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奠定了基础。1988年,栾恩杰担任当时航空航天工业部的总工程师。1990年,我国进行了长征三号火箭的国际商业发射,并首次直播,栾恩杰担任了试验大队的大队长。

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1998年,栾恩杰调到当时新成立的国防科工委,担任副主任,并兼任国家航天局局长。随后他亲历并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和发展。

当时,人们对航天的认识还停留在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与生产上,空间科学和空间应用始终未纳入国家航天发展规划体系中,我国在这一领域落后于其他一些国家。在这一形势下,栾恩杰等人开始探讨未来10年、15年中国航天的发展目标和方向。2000年,栾恩杰倡导并组织完成了我国首部航天白皮书———《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展示了新形势下未来15年的中国航天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航天重大工程的设想,宣传了中国和平开发与利用空间的原则和自力更生发展空间技术的方针。

此外,白皮书还首次提出了“大航天”和211工程概念。“大航天”概念涵盖了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进一步敞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大门。211工程是指:中国民用航天发展在“十五”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奋斗目标——形成卫星公用平台和新一代运载火箭两个型谱;建立天地统筹一体化的综合卫星应用体系;实现空间科学、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计划。211工程的实施,更是大幅提升了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带动了基础能力建设,推动了我国航天的跨越式发展。

在担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期间,他还作为总主编,组织几千名各个领域的专家,用2年时间撰写出版了《国防科技名词大典》,该书成为我国第一部集国防科技工业各领域专业名词术语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工具书。在深空探测科学研究方面,他提出并指导了小行星附着等前瞻性课题的研究,为探月工程立项及中国以探月为起点的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探月工程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继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突破载人航天之后,第三个标志性的重大航天工程,是我国实现深空探测零突破的起点。作为绕月探测工程的总指挥,栾恩杰领导了这项工程从立项论证到组织实施的全过程。这也是栾恩杰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20041月,我国正式启动了绕月探测工程。作为工程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栾恩杰提出我国月球探测“探、登、驻(住)”三大步和“绕、落、回”三小步走的技术发展路线。为确保首次探月活动成功,他还提出了“利用成熟技术,加强系统集成创新,优化顶层设计,充分进行地面验证,采取多种冗余技术,提高整个工程可靠性”的总体设计思路和绕月探测工程“指标有依据、设计有规范、验证有标准”的三要素管理要求,以及“质量建造”的理念和“扩展可靠性增长”的概念,并组织攻克了奔月轨道设计、日月地三体定向的姿态控制、远距离测控通信、地月空间环境适应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嫦娥”一号卫星准时发射、精确入轨、有效探测、受控撞月,开辟了我国空间探测新领域。

航天是一项高风险事业,迄今为止,在人类的120余次探月活动中,成功率只有48%。回想起“嫦娥”奔月的那十几天,栾恩杰依然思绪难平。他把这次工程比做赶考,心中的压力和责任可见一斑。在“嫦娥”上天前,栾恩杰带领团队搞了将近30次各类大型试验,确保工程的万无一失。最终,绕月探测工程取得了圆满成功,事先准备的84项故障模式预案一个也没用上。栾恩杰欣慰地说:“我们拿了个好分数,这项工程没给国家丢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从设计到研制再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工程从立项开始,就立足于独立研制、独立制造和独立试验,独立打造了一个自主创新的“中华牌”月球探测工程。在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中,数十项关键技术和设备在国际或国内该领域均属首次应用,“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标识无处不体现在整个系统的研制当中。

对此,栾恩杰说,重大工程可以带来科技发展的重大飞跃,激发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航天科技的发展尤其能起到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牵引和推动作用,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火车头。作为一项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独立自主的研制方针,解决了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拥有了一批在关键领域和科技发展前沿的自主知识产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科学技术与实践的水平,而且强化了科学技术与产业经济的融合,推动了技术进步。

不会停下探测外太空的脚步

目前,我国空间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并具备了一定规模。虽然还不是最强大的航天国家,但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空间应用体系,形成了通信广播、地球资源、返回式遥感、气象、导航定位、科学探测与试验、海洋等7个卫星系列,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空间科学的研究已经起步并不断深入发展。栾恩杰把这些成就归功于我国工业基础的不断增强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正按照栾恩杰提出的路线图,有条不紊地推动实施。按照计划,“嫦娥”二号卫星将于今年年底发射。可以预计的是,中国人实现登月梦已不再遥远。下一步,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入外太空,开展“地月日大系统”研究,关注对地观测,适度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