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县及早筹划2011年海洋与渔业工作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明确重点夯基础,强化措施促提升,开展活动强执行,全力开创海洋与渔业工作新局面。
一、夯实基础,明确三个重点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渔业,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基础优势,努力推进10万亩海参和3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建设。充分发挥无棣县养殖面积大、连片集中的优势,力争利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设标准化程度较高的10万亩高效生态海参养殖区和3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主导养殖产业。使全县海参年产量达到1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年产优质海水鱼3000吨,实现产值4.8亿元。
第二,积极争创“平安渔业示范县”, 切实抓好“绿色农产品”基地县建设。始终将渔业安全生产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预防为主,以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以更严厉的措施、更严格的管理和更有力的手段有效遏制和防范安全生产突发事件,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同时,继续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充分利用我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础优势,继续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绿色水产品认证和绿色养殖基地认证,努力争取区域性的统一认证,申报成为“绿色农产品”基地县。
第三,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完成渔政海监各项工作任务,积极争创全国“渔业执法文明窗口”和“省级优秀示范大队”。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渔政、海监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心全意为渔民群众和全县海洋渔业事业服务。
二、力促提升,采取四个得力举措
一是认真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提升全县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建设好友发海参养殖生产基地、海城海参育苗繁育基地和鲁北海生海珍品生产基地;把握我县海洋渔业发展原有优势,下大力抓好加工、流通等二、三产业薄弱环节。
二是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升海洋渔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扎实做好渔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将海参养殖列为2011年的主推技术,认真实施好“刺参中草药防病及微生态底质改良”与“黄河三角洲地区对虾安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技术推广项目,确保“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县”旗帜不倒。同时继续抓好无公害基地、水产疫病防治站建设、无公害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病害测报等方面工作。
三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提升渔业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完善海上救助系统建设,充分发挥远程监控、CDMA短信平台、“点对点联系渔民”制度等作用,打造安全预警预防长效机制;将渔政执法船建造项目纳入重点工作,争取上级早日将渔政执法船建造项目立项;加快实施无棣县中心渔港等项目的立项、实施工作;继续做好海洋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开展好“海盾
四是积极争取海洋渔业相关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抢抓机遇,及早筹划,努力争取中央、省级海域使用金等有关项目;继续争取2011年渔业资源修复行动项目,力争放流梭子蟹1100万只、中国对虾4000万尾,并努力争取地方品种放流任务。
四、强力执行,开展五个竞赛活动
一是招商引资全员备战。充分调动全局积极性,激活一切可用的社会、人力资源,在招商上动脑筋,努力拓展相关业务;积极争取项目,在继续争取并做好资源修复、惠农惠渔项目、现代渔业、技术推广以及海域使用金等项目前提下,在引资上下功夫,争取海洋渔业相关项目。
二是开展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尽职尽责完成好争取的国家、省渔业资源修复项目,为争取更多的增值放流项目打好基础,持续增强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三是做好保护与开发文章。继续做好环保部、国家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和有关方面的联系工作,争取尽早得到国务院批复。强化执法管护,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立项投资,在加强大口河、旺子岛监管站建设的基础上,在漳卫新河、套尔河、马颊河入海口分别设立海洋环境监测点,监测保护区内海洋环境变化;在保护区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在保护区显要位置、敏感地带设立摄像头,对保护区实施有效监控和保护;因地制宜发挥贝壳堤岛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无棣县乃至山东省“贝壳堤岛奇观”旅游胜景。
四是信息宣传等业务能力再上新台阶。通过开展互评、竞赛、培训等方式加强学习,提高材料调研特别是项目书编制、PPT制作等方面业务水平,努力促提升、上档次。五是推进“创先争优”,强化机关党建。找准工作薄弱环节,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努力提升工作档次,为整体工作顺利开展构筑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