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近海中的“无锡蓝澡事件”

来源:科技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7:26 
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对地球系统中了解相对较少的一个广阔领域,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一旦退化,修复将相当困难,如不及早采取行动,将来可能要付出巨大代价。

覆盖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十年里,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要变化。在日前于青岛举行的以“近海可持续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影响”为主题的第305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科学家分析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提出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近海生态普遍退化

全球人口1/3 以上居住在距河口或海岸50公里的区域内,他们的生计依赖于近海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200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对全球生态系统作了世纪评估,评估报告中特别指出近海生态系统是受人文活动影响十分显著的地区。UNEP认为,相比全球其他部分,近海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近几十年来普遍退化、恶化,这主要由过度捕捞、不可持续养殖、气候变化、富营养化、围海造地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等因素造成。面对当今人口增多、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压力,海洋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比任何时候更为突出和重要。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苏纪兰说,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渔业资源的种类交替和优质品种数量锐减、近海海域严重富营养化、有害赤潮大规模频发、河口及港湾低氧区范围的大幅度扩展、对资源造成破坏的水母类的异常增多、近海养殖生物大批死亡突发事件增加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产出、调节等服务功能正在退化或恶化,这些变化虽然有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因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加重要。


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启升指出,目前,我国近海面临复杂形势:一方面,今后一二十年里,为保证食物安全和市场供给,近海生态系统需要多产出1000万吨以上的水产品;另一方面,近海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响应异常,亟须协调需求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孙松研究员向与会者展示的一期《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则以醒目的标题警示人们: “Are Ocean Dying?(近海正在走向死亡?)”

富营养化造成严重后果


2005年,国际河口研究联合会主席Linda Schaffner在离任告别演说时不无伤感地说:“这是一个富营养化的年代!”


“由于沿海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富营养化已经成为近海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中国近海已有1.7万平方公里水域富营养化。”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名江介绍说。对中国近海黄墩港、胶州湾和长江口等养殖区和赤潮多发区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陆源污染和海水养殖等人类活动不断影响和加速着我国近海富营养化进程。

尽管目前世界各国对富营养化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富营养化有着共同的特点,即营养盐(无机和有机)增加,和由此导致生态系统出现的“病症”。富营养化正在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后果,如赤潮频发、海蜇旺发、缺氧区、水产品禁止食用和鱼类死亡等生态系统异常响应。


暨南大学赤潮与水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吕颂辉介绍说,赤潮是由赤潮生物引起的海洋生态灾害,从全球范围来看,有害赤潮生物种类的扩散越来越迅速,分布也越来越广。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江涛指出,目前普遍认为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是诱发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


统计显示,我国近海赤潮事件急剧增加,到2005年有记录赤潮共809次;上世纪后50年赤潮发生次数为372次,其中90年代193次;而2001到2005的5年中赤潮的发生就有453次,占总记录的近60%。2001~2005 年,我国沿海海域共发生赤潮 453 次,累计面积93260 平方公里,主要发生在东海海区。

我国赤潮生物约有150余种,其中有近50种诱发过赤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赤潮的发生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危害不断加重,有毒赤潮比例不断上升,给我国沿海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以及日本、韩国沿海的水母旺发、鱼虾资源减少、局部海洋的低氧现象,都可能与富营养化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甲藻类赤潮生物的异常增殖引起的食物链演变有关。低氧可以显著地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服务和产出功能,造成水生生物的异常生理反应甚至死亡。

国内外科学界高度关注


在过去十多年中,海洋生态系统研究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密切关注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肯定了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基础研究代表了海洋科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在国际上,联合国和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SCOR)等许多重要国际组织,都反复强调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并大力推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全球海洋评估(GMA)等与海洋生态系统有关的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发展,从整体、系统的水平上研究海洋可持续问题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海洋可持续生态系统研究之所以受到国际科学界的特别重视,是因为人们认识到深入了解海洋可持续生态系统产出的瓶颈之一,是对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知识认识的不足,研究人员已经注意到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变化与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海洋环境密不可分,并由此形成了新的海洋科学研究计划,如全球有害藻类的生态学与海洋学(GEOHAB)等。

我国科学家已积极参与全球变化框架下的海洋科学计划的发展与研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的重大海洋科学计划,如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等支持下开展的、立足于我国近海的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JGOFS)等,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能源、资源与海洋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和“海洋发展战略和技术经济政策研究”课题的研究中,均把海洋食物生产列为重要内容。提出制定蓝色海洋食物发展计划,设想实施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及其环境、拓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和加强海洋高技术应用的战略,以便保障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

开展近海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研究


与会专家指出,生态系统的演替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都需要长期的研究积累与历史性资料的分析,在这个方面我们一直比较薄弱,已严重影响了近海可持续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进行。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面对这样一个复杂体系,需要坚持长期和系统的研究。

专家指出,警惕海洋中的“无锡蓝藻水华事件”绝非耸人听闻,近海富营养化如不重视,可能像太湖蓝藻一样引发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安全问题,甚至引发人类大规模流行性疾病。对于赤潮,有许多重要机制需要阐明,应全面研究控制其发生的主要因子,尤其是物理过程、营养盐、微生物的作用;关注其对水产品质量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高水平的近海生态系统研究需要加强近海生态系统观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东晓认为,应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来监测近海海洋变化。与会专家建议在全国海域陆架区而非海湾中构建中国近海生态系统观测体系,建立多个长期观测站,加强断面观测、共享船时,来获得高覆盖率、长时间序列的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基本数据。

专家指出,海洋生态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演变上与陆地系统差别甚大,相应的观察和定量研究难度也大,其学科发展和陆地上相应学科相比较为落后,是人类对地球系统中了解相对较少的一个广阔领域。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一旦退化,修复起来将相当困难,如不及早采取行动将来可能要付出巨大代价。


作者:科技时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