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水位差考验后三峡时代 发展仍是硬道理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9:5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0269时,三峡工程成功冲顶175米,完成了万众瞩目的“成人礼”, 这是三峡工程建设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三峡这个世界上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发电、通航、补水等各项功能都可达到设计要求,其综合效益可全部发挥,同时水库及整个工程将接受高水位的全面检验。

三度蓄水今乃成 新增电力供鄂渝

根据设计,三峡工程建成后分3期进行蓄水,初期围堰挡水发电135米,二期试运行135156米,三期正常运行175米。

对于水轮发电机来说,在流量均匀的情况下,水位落差越大,发电能力越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说:“只有在175米水位下,三峡左右岸安装的2670万千瓦巨型机组才能在高水头下达到其设计发电能力,这些机组满负荷运转,年均发电量将达847亿千瓦时,比水位在156米时增加100多亿千瓦时。”这样的发电规模,相当于6个半葛洲坝电站和10个大亚湾核电站。

1025下午,曹广晶还向媒体透露,湖北和重庆作为直接支持三峡工程的两个省份,过去用的三峡电不多,今后三峡可能会在新增的电力部分,优先考虑送往湖北和重庆。此外,如果国家今后批准三峡电直供给企业,三峡也会考虑向这两地的企业倾斜。

2008年和2009年三峡工程进行的两次试验性蓄水,分别止于172.8米和171.43米。陆佑楣告诉记者,2008年蓄水时水库上游部分地区出现了滑坡,为慎重起见,水库水位达到172米时暂停了继续上升水位。2009年则恰逢长江罕见的枯水年,由于水库下游遭遇旱情需要补水,所以没能蓄到175米。

三峡175米蓄水试验成功后,三峡成为一座长达200多公里,平均宽1.1公里,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峡谷型水库,其中可拦洪库容达221.5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荆江分洪区的蓄洪量。由此,长江最险处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可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即使出现千年一遇的洪水,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也可避免下游江汉平原人员伤亡的毁灭性灾害。按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的说法:“有了三峡的长江,百年一遇有保证了,千年一遇有办法了,可以放心搞发展了。”

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三峡蓄水至175米后,宜昌至重庆660公里航道可通万吨级船队,航运成本降低1/3,长江“黄金水道”得以名副其实。

世界最高水位差面临考验

据介绍,三峡水库的175米高水位将持续2个月,到明年汛期前,水位将逐步消落至145米防洪限制水位,以腾挪出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

175米高水位,将全面考验三峡枢纽主体建筑、发电机组、船闸闸门等各项设备,此外,泥沙、库区地质边坡稳定等方面也成为了难题。

当水位回落到145米,30米的消落带将使三峡库区出现大约300400平方公里的消落区,分布在湖北、重庆所属的26个区县。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说告诉记者,这个消落带比原世界第一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高出了29米,举世无双。专家称,这一世界级难题才是全面考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关键。

陆佑楣告诉记者,他最为担心的就是库区发生大规模塌岸。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抗震专家陈厚群也表露了同样的谨慎:“从2008年三峡175米试验性蓄水以来两年,新发现的险情是132起,崩塌总量2亿方,塌岸97段长3.3公里。”

据了解,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的工作组一直在对三峡库区进行严密监测,对有问题的库岸分三期进行了治理。库区设有二百多个地质灾害的专业监测站及三千多个群策群防站点。

“要加强加密库区泥沙、地震和枢纽工程运行的监测,及时整理上报各项监测资料,并在各有关部门间进行充分交流和沟通,进一步加强分析研究,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陈厚群说。

长江还有很多事要做

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陈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了三峡,下游的警戒水位是可控的,防洪思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尽管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体系的骨干工程,长江的防洪依然不能靠三峡毕其功于一役。

今年汛期三峡经历的“大考”让这位老水电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有个担忧,如果长江安澜了,我们还需要每5年或10年来一次洪水,检验一下长江堤防是否安全吗?遇到百年一遇的洪水,我们还能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吗?”

长江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她拥有占全国1/3的水资源量、哺育了全国1/3的人口、内河航运占全国的一半、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0%。因此,三峡工程建成后还面临着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即如何借助三峡工程拉动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长三角作为全国东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如何借助长江“黄金水道”促成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联动也成为三峡后时代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借三峡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庞大课题,这其中包括诸多细节,最终落实到三峡工程本身就是如何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总调控功能,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对此,陈飞认为,三峡后时代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如何实现长江流域的联合调度、长江航道泥沙问题、库区污染控制问题、鱼类生态问题和三峡经验走出去问题等等。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陈飞向本报记者开诚布公地说:“生态、环境、地质,河流变化都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它们都是构成三峡工程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的运行寿命涉及到泥沙、地震,地质灾害、边坡稳定问题、两岸老百姓生活的长治久安问题,这些都是三峡要始终关注的。”

目前,三峡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大型清洁能源集团,涉猎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但目光始终瞄准长江流域不动摇。三峡在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十二五”乃至今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作为世界文明和智慧结晶的三峡经验理应更好地回馈世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