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山讲堂:央视主持人杨锐解读“谁在误读中国”
“我与CCTV国际英语频道代表的是国家的自信与思考,我们会让整个世界开始认真倾听中国的声音。”
“这不是演讲更不是讲座,你们要把央视主持人拉下神坛,只当是东北炕头的大爷唠嗑”,杨锐一改往日做节目时的言辞犀利,把dialogue比作“大爷唠嗑”,拉近了与现场听众的距离。
杨锐先是围绕“误读”两字展开话题,深入阐释了因国家意识形态不同而造成西方媒体误读中国的现象。“我虽然一直批判美国、批评美国媒体,但我敬重美国的文化和法律,我所要做到的是展现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不让美国误读中国。”
杨锐详细描述了在日本大街小巷的一些见闻,进而将日本与中国比较,得出他的判断:中国内忧大于外患,最大的对手是我们自己,误读中国的也许也是我们自己。“我们有更多的物质快乐,但我们信仰缺失,牺牲尊严和环境,得到的幸福只能是相对且短暂的”。杨锐指出,在很多方面,我们要向我们的对手日本学习,因为“一个优秀的对手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作为央视主持人的杨锐一直致力于在现有的体制框架之内利用新闻媒体将世界对中国的误读减小,让世界了解中国。“我们要直面现有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为了国家利益,将国家建设得更强大,需要牺牲一些所谓的自由。”谈到作为中国媒体人的困惑后杨锐总结说。
面对观众提出的“如何消除误读”、怎样看待一些历史事件等问题,杨锐先是鼓励同学们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进而结合具体事例给出自己的答案。讲座最后,杨锐借用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一句话与在场的听众齐声共勉:“Yes,we can”。
海大学生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讲座。
杨锐解读“谁在误读中国”
现场挤满听众
杨锐简介:
杨锐,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英语国际新闻频道评论工作室总制片人,央视英语频道创办人之一,《今日话题》栏目制片人兼总主持人。担任中国对外友协美国协会理事,全国翻译协会常任理事,全国翻译中级职称专家评委,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委员会委员(出镜委)和播音主持职称中级和副高评委,清华大学新闻学院荣誉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特约研究员。著有双语《精英对话》,政论、随笔和散文集《挑灯看剑》,续集《谁误读了中国》。
杨锐曾代表央视采访了克林顿、卡特、布莱尔、撒切尔夫人等多位外国政要,以及许多外长、财政部长、将军、宗教领袖等,被清华大学新闻学院评为亚洲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之一。德国《明镜》周刊在对其专访中惊叹:杨锐代表了中国媒体的希望。
1997年美国CNN《世界报道》特别奖,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报道先进个人,2001年全国外宣政府奖彩虹奖特等奖,2004年金话筒奖最佳提名,2004年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2008年中国首届专家博主笔会金奖第一名,2009年获该年度金话筒最佳主持人奖,新中国“60年60人最佳主持人奖”和“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三十年风云人物奖”。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