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努力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生态省

来源:佚名   发布时间:2015-05-21 04:20:00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矛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发展新理念。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顺时应势,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启动了生态省建设。
一、突出前沿抓研究,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循环经济作为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模式,与知识经济一并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和环境的前沿,同为“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要把这项具有时代特色,实现经济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新模式在齐鲁大地稳步扎实地推开,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更快更好地发展,走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之路,瞄准前沿问题系统开展研究,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服务并推进实践。为此,我们考察学习了海南、浙江、吉林、辽宁等省建设生态省的经验,收集了发达国家推行循环经济的资料,先后组织了山东生态省建设高层论坛,召开了全省人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省建设座谈会,举办了10多期县以上领导干部研讨班,开展了4届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向省委、省政府呈报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报告。出版了《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小康社会与环境保护》、《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等书籍。总结提出了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基础理论、与市场经济具有同一性、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良性影响等理论观点。通过研究讨论,我们进一步梳理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路,把环保工作定位为为群众服务、为发展服务,确定了环保工作在先行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创新服务管理形式等工作重点,环保工作效能在逐步提高。理论研究的成果,为各级政府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加强建设,高质量谋求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推动了污染防治由事后管理逐步向事前控制预防的转变。今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办好2005年中国·山东生态省建设论坛,积极推动山东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
二、突出合力抓教育,提高公众参与自觉性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所涉及的是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至关重要。我们省紧紧抓住教育这一环节,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直5部门组成的生态省建设宣传教育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省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把生态省建设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宣传内容。省环保局向全省环保系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环保工作者要成为循环经济的明白人,做到会宣传、会落实、会指导、会总结。我们还编写了《山东生态省建设党政干部知识读本》,摄制了6集《美丽山东》专题片,在山东卫视播出,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在《大众日报》、《中国环境报》、《人民权利报》、《山东通讯》和省电台、省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山东环境》网站开辟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宣传专栏。编辑出版了《双赢之路———山东省环境保护优秀企业风采展示》画册,表彰了100家环境保护优秀企业和43家省级环境友好企业。去年11月份,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工作会议。抓住“六五”、启动生态省建设一周年等时机,开展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成就。初步形成了省委领导、人大推动、政府运作、社会支持、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引导抓示范,开展“点、线、面”综合试点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试点,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回顾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情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萌芽阶段。以1987年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到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召开为标志。我省许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治污压力,开始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寻找治污之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当时兖矿为解决煤矸石和煤泥污染环境的问题,从80年代到1992年的10年间,累计投入10亿元,新建了6座综合利用热电厂,使废物得到循环利用,成为兖矿非煤产业的支柱,曾被国家能源部授予“优秀节能工程项目”称号。二是点源推进阶段。以1993年国家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实行清洁生产到2000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提出“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为标志。1994年,我省成立了清洁生产中心,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第一批清洁生产审计机构试点单位之一。组织举办了12期企业清洁生产培训班,建立了近200人的清洁生产审计队伍。关闭、取缔了4666家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关停了5万吨及以下造纸企业草浆生产线500余条。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发展后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系统探索阶段。时间为本世纪初至今。这期间,我们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在深度和广度上探索并推进了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建设。如2001年9月,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山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山东“生态示范区建设要由点到面,由小到大,逐步展开,最终实现生态省的建设目标”。2001年12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制定优惠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推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清洁生产。”2003年全省上下同心努力,《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通过了省部级专家论证,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进一步推进了生态省建设。省政府召开全省动员大会,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步入了快车道。
我们经过对循环经济层次与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初步建立了具有山东特色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综合试点体系。
在企业,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推行清洁生产、
ISО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生态效率的理念和清洁生产的要求,采用生态设计和现代技术,将单位产品的各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限定在先进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实现企业内部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清洁生产方面:我省从东部到西部,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重污染行业到其他行业逐步推进。200多家企业推行了清洁生产,50多个企业、200多个产品获得环境标志。企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废气排放量削减10.0%,万元产值废气排放削减率为9.36%;二氧化硫排放削减率为16.9%,万元产值削减率为34.2%;烟尘排放削减率为17.9%,万元产值削减率为15.1%;废水排放削减率为27.5%,万元产值排放削减率为22.5%;COD排放削减率为29.3%,万元产值排放削减率为23.2%;固体废物排放削减率为15.2%,万元产值削减率为14.4%;企业年经济效益增加率5%。省环保局被评为推进环境标志工作先进单位。在ISО14000环境管理认证方面:我省共有180家企业和8个开发区(旅游区)通过了国家认证。其中3个开发区被批准为“ISО14000国家示范区”,占全国示范区总数的1/3。2003年以来,全省1000多家企业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同比分别下降12.4%、31%。
在行业,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分行业制定并实行引导性标准,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运用生态经济原理,根据行业间的关联,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及多个行业组成的生态园区,推进园区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有机产业链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是一个造纸大省,水的污染主要来源于造纸、酿造、淀粉等行业。我们首先抓了耗水多、污染重、治污难度大的造纸行业,在全国率先发布并实施了造纸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1998年,我省共有造纸企业326家,年产279.1万吨,利税12.98亿元,排放COD65.1万吨,占工业COD的66.1%。我们通过采取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体系认证、限期治理、关停淘汰、标准引导等措施,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升了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到2003年,我省共有造纸企业214家,年产832.11万吨,利税52.83亿元,排放COD17.6万吨,占工业COD的46.8%。2003年与1998年相比,企业减少了43.4%,但产量和利税却分别增加了198.1%和307%,COD排放量削减了73.0%。我省泉林纸业集团通过10多年治理造纸废水,目前,吨浆耗水量由160立方米降到60立方米;黑液的提取率提高到90%;酸析木素生产有机肥;中段水经物化生化处理后再进行氧化塘深度处理后,使COD排放浓度降到150mg/L以下,接近山东省造纸行业地方排放标准第三时段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回用,一部分用于芦竹和三倍体毛白杨浇灌,实现了林纸一体化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从2003年开始,我们逐步扩大到纺织印染、石油化工、酿造、淀粉、氯碱、冶金、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制药等行业,获得经济效益5亿多元,COD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以上,废水排放量平均削减率达40%—60%,工业粉尘回收率达95%。我省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通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热电联产三条绿色产业链。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的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1.3%,主要装置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100%,企业固体废物利用率达到95%,处置率达到100%,污水回用率达到10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量为0.045吨,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被国家环保总局称为“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并授予“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科技部命名鲁北企业集团为“鲁北海洋科技产业基地”。
在社会区域,建立面上的大循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建设循环型社会为目标,在社会各行业、产业间建立生态产业体系,倡导生态文明,打造环境友好型产业群,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实现社会科学发展。多年来,我们以点、线试点为基础,积极开展区域社会层面上的试点,因势利导,认真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稳步扎实地推进社会层面上的循环链接,先期选择了烟台开发区和日照市为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烟台开发区被国家列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日照市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目前这两个试点正按照循环经济规划,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省在推行清洁生产、ISО14000环境管理认证、引导性标准的同时,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把国家开展的系列“创建”活动作为建立“面”上大循环的有效载体,培养和树立了一批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典型,促进了区域和谐发展。我们主要开展了“八项创建”活动。一是创建生态示范区。我省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12个,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3个、森林公园26个。全省自然保护区占省国土面积由1998年前的1.8%上升到2003年的6.1%;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二是创建环保模范城。我省已有10个城市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称号。威海市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并荣获联合国“2003年度联合国人居奖”,目前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青岛市积极创建全国第一个副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正携手创建半岛环保模范城市群;临沂市加紧创建全国革命老区第一个环保模范城市。三是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我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目前我省有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7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四是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生态居住小区。我省有国家级绿色学校9所、省级绿色社区50个,省政府批准了青岛奥林匹克国际花园和泰山潘龙山水度假村为省级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试点。五是创建生态工业园区。严格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高标准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目前已建立省级工业示范园区13个。六是创建环境友好企业。我们在全省开展了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鲁北化工集团、青岛港有限公司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全国首批环境友好企业。表彰了43家省级环境友好企业。七是创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日照市、烟台开发区分别为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全省公布了45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个循环经济试点县。八是创建生态市(县、区)。我省确定了20个市(县、区)为生态示范县试点。
这几年,我们探索并深入开展的“点、线、面”循环经济系统试点,突出强调了“点”上的小循环是以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为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线”上的行业中循环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基础,抓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逐步建立地方污染物排放引导性标准体系,推动行业主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上的大循环是以“点、线”为支撑,以社会区域为单元,以循环经济规划为指导,以系列创建为载体,以建立循环型社会为目标,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点、线、面”是一个循序递进、相互关联、共生共利的有机整体。我们将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把“点、线、面”试点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逐步迈向生态文明的美好社会。
四、突出目标抓考核,推进重点任务落实
我们结合山东实际,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总目标相适应,确定了到2020年把山东基本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分2005年、2010年、2020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任务是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体系、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等六大体系。突出抓好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循环经济三大重点和结构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四个关键环节。为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我们强化了目标管理和监督考核。一是科学设置建设指标体系。围绕国家确定的21个指标,针对山东特点,我们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等4个方面,科学设置了具有代表性的35个指标,其中14个指标是针对山东特点而设立的,构成了山东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指标体系。二是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省政府与17市政府签订了2003—2007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各市政府也分别与所辖县(市、区)签订了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将生态省建设工作细化分解,层层落实。2004年,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2004年生态省建设工作要点》。各市、县和省直有关部门共同完成了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36项年度重点工作。各成员单位都把生态省建设纳入了本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三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省政府确定到2010年全省投入3600亿元,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配置、国土绿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农业、海洋生态、监管能力建设等10大重点工程。建立了定期调度、阶段评估、排名通报等制度,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决定》。到去年11月底,国家淮河、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治污项目已建成和在建215个,开工率为74.9%。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治污项目153个,开工率为70.5%。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把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作为全省“五个突出”和“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们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定《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的目标任务,着力抓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综合整治、水与大气污染防治、绿色山东建设、节水治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矿山生态恢复与塌陷治理等项重点工作。今年1月10日,省政府启动了“两湖一河”(南四湖、东平湖和小清河)碧水行动。四是严格目标考核。省委组织部把城市污染指数列入市级党政班子的考核指标,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建设。今年底,我们将对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分为动态和静态两部分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
五、突出规范抓机制,完善科学管理新举措
工作落实的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我们采取“十项措施”:
1.依法推进。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2001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修改〈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推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2002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中,突出强调了推进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利用过程中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规定城市居民、单位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分类收集。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同时,我们大力开展了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今年,省纪委把查处违法排污行为作为工作重点,使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2.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推进生态省建设制度保障体系。我们在初步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督查体系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已建立了超额用水加价、市场环境准入、环境容量有偿使用、保障生态用水、治污资金筹措制度,用制度来规范生产、消费等行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鼓励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从源头上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制定我省单位GDP能耗、电耗、水耗、产污强度等指标,将资源环境成本计入发展成本。”目前,我们正在加紧进行这项工作。为保证生态省建设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我们制定了会议调度、依法管理、综合决策、责任追究、督查考核等五项制度。
3.规划指导。建立完善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宏观指导。规划是生态建设成败的关键。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为高质量地编制生态市、县(市)建设规划,我们印发了《生态市、县(市)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及论证工作的通知》,对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应把握的原则、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编制的组织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全省17设区城市完成了生态市规划编制任务,已有12个市通过了专家论证并按程序批准实施。县级规划正在稳步推进。省直各成员单位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要求,也编制了相应的专项规划,拓展了生态省建设的领域。
4.政策激励。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政策。我们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过程中,加强了政策创新。省人大《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议》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把生态省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资源、中水使用、扶持发展生态农业等激励政策,要求2006年底前全省所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完成改制任务,实现政事、政企分开。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通知》,目前,全省平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基本提高到了0.80元/立方米。举办了“第一届绿色产业国际博览会”,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1136项,协议额为171亿元人民币。
5.标准引导。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行业标准引导体系,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生产能力。标准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强制性。确定了山东省应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环境质量、环境管理、环境建设、环境人文等4类32项指标体系。2003年,颁布并实施了严于国家的《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保总局专门在我省召开了全国造纸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及实施经验交流会,推广了我省的经验。2004年,我们已对水泥、印染、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填埋等4个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了公示,近日将发布实施;已编制完毕的医疗废弃物、石油化工、酿造、饮食业油烟等4个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待专家论证后按程序发布。2005年将再编制发布6—8个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坚持用地方环境标准,促使企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升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今后,我们用2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
6.科技支撑。建立“政产学研”一体的科研体制,用高科技支撑并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关键必须靠科技进步。近年来,我们把政府、生产、学校、科研部门的力量聚合起来,搞好技术开发,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的绿色技术体系,形成了投入—→开发—→应用—→增殖—→回收—→再投入—→再增殖的良性循环体系。“十五”以来,投入环保资金1600万元用于环保科研,有85项环保科研成果获省以上科技进步奖,比“九五”时期增加了40项。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7.战略环评。推动污染防治由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预防的转变。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规划、计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系统、综合的评价过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来说,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更加巨大和持久,范围更加广泛。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研究战略环评的实施,推动污染防治由事后管理逐步向事前控制预防的转变。
8.环境监管。加强监测、监察、信息等工作的能力建设。近年来,我们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法监管。深入开展“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和“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环保执法专项行动。2004年,全省共出动8.23万人次,检查企业4.86万次,对1363起环境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结案970起,处罚672万元,给予20人行政处分。二是坚持宏观监管。近几年,省环保局实施了“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全省建成了21个重点流域水质和19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再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环保系统基本实现监测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现场取证现代化、组织指挥科学化。编制了《山东省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监察、监测、辐射、危管4支应急队伍。去年,我们成功处理了危险废物非法转移、苯胺泄漏、天然气泄漏、辐射受照等10余起突发性事件。三是坚持舆论监管。自2004年3月1日起在山东卫视、大众日报等重要媒体发布了17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重点流域水质监测月报,在山东环境网站等媒体发布部分沿海城市海水浴场水质周报、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周报,为保障群众的环境质量知情权提供了信息平台。
9.典型引路。培养、总结、推广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深入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开展了“点、线、面”约300个试点,涌现出了日照市、烟台开发区、潍坊海化开发区、泉林纸业集团等一批循环经济先进典型。我们重点抓好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重点支持一批环保产业企业,建设一批环保产业园。抓好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日照市、潍坊海化开发区循环经济的规划与建设,带动生产发展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的科学转变,努力建设循环型社会。
10.强化领导。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协调、组织与领导。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哪一个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加强综合协调,严密组织,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省、市、县均建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工作机构。省、市、县层层签订了2003—2007生态建设目标责任书,为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是时代潮流,大势所趋,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坚持不懈地与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省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坚信齐鲁大地的明天一定会建设得更富强、更美丽、更文明!

2005年3月9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