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态海洋化工发展的新空间

——山东潍坊海化开发区循环经济模式探源

来源:张勤业   发布时间:2015-05-21 04:20:00 
“来了潮,水汪汪;退了潮,白茫茫。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望着海水渴死人,守着土地去逃荒。”这是多年以前山东潍坊北部海边盐碱滩留给人们的酸楚印象。

如今,这里的变化令人惊叹:蓝天丽日下,一座座文明整洁的海洋化工企业错落有致;一方方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盐田星罗棋布;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公路四通八达;一排排漂亮新颖的居民小楼掩映在红花绿树中;一处处集绿化、美化、净化于一体的生态园林引来了无数观光者。华灯初上,夜色阑珊,整个区域一片灯火辉煌,宛若银河洒落的繁星在闪烁;漫步在海边,清新的海风迎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海化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苏立科告诉记者,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地下卤水和浅海滩涂两大资源优势,海化开发区依据生态工业原理和循环经济理论,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总体发展战略中,以资源合理开发、产品深度加工、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致力于建设生态海洋化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区,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4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亿元,财政总收入4.2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2%、90%和29.7%。海化集团继续保持快速、持续、协调发展态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0.3亿元,利税11.9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05%和83%。与2000年相比,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分别增长3.6倍、3.1倍和7.8倍。

目前,海化开发区已被确定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并正在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近日,我们到这里探访,撩开初露端倪的“循环经济”面纱,让人们一睹它的风采。

海化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综合利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特色的生态工业“互联网”。

在采访的日子里,我们不时为所见所闻感到振奋。海水“一水五用”,是海化开发区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采访中记者看到,海水首先被用来养殖贝类、鱼虾等海产品,待升高到初级卤水浓度时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先送纯碱厂、热电厂、灭火剂厂等供工艺冷却;吸收了这些厂废热之后的卤水送到溴素厂吹溴,提高溴素提取率;吹溴后的卤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老卤送到硫酸钾厂生产硫酸钾、氯化镁等产品。这五道“工序”下来,海水的有用成分就基本被“吃干榨尽”了。如此高的利用率,让人啧舌。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以“水”创造的产品而形成的产业链条,又继续向深层延伸,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互联网”。在这张“网”内,原盐是纯碱、氯碱工业的原料。海化开发区纯碱生产能力已达200万吨,并正在建设20万吨氯碱树脂项目,每年可消化原盐300多万吨;以纯碱为原料,海化又深加工生产小苏打、硝盐、泡花碱、白炭黑等,每年可消化纯碱20多万吨;以制碱废液为原料生产氯化钙、氯化钠;以制盐苦卤为原料生产硫酸钾、氯化镁、氢氧化镁等;以溴素为原料生产系列灭火剂、氢溴酸、十溴二苯醚、四溴双酚A、溴化钾等溴化物产品……

上述产品林林总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却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上一种产品和其废弃物,可以作为下一个产品的原料。

登高远望,十几里长的工业区内,20多处化工企业之间都有管道相连,因为这些企业的产品或原料都是相互关联的。

海化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肖庆周告诉记者,在海化每上一个项目,决策者们首先考虑的是兼顾“前后左右”的关系:产品能否和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能否和关联产品复合成网,资源能否实现综合利用直到“吃干榨尽”?或者与某一产业链条上的出口创汇产品形成匹配,打造高质量的出口产品集群;或者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投入产出比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或者有利于完善生态工业链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或者有利于壮大主导和优势产品规模,进一步降低成本、拉长优势。

目前,海化开发区海洋化工产业已形成了溴系列、纯碱系列、苦卤化工系列、精细化工系列的高度关联、互为依托、精深加工、滚动增值的生态工业“互联网”。生态工业“互联网”的建立,让偌大一个化工城不但对环境基本没有造成污染,而且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生共赢”。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海化开发区用自己发展生态工业的创新实践丰富了这句话的内涵,新的“循环经济”理念将注入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从海化生活区到海边,大约有十多公里远。记者驱车走了一趟,先后经过了居民生活区、化工生产区、原盐生产区、卤虫对虾养殖区、耕海牧贝区五大扇形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特点显著,层次分明。各功能区之间都存在着共生和生态“食物链”关系。这是海化开发区对区域内海洋资源、环境、产业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综合利用的结果。

据介绍,海化开发区的“废弃物”主要是制碱产生的蒸氨废清液、废渣和制盐剩余的苦卤。如果将这些“废弃物”直接排海,潍坊北部沿海势必成为一片“白滩”,海洋生物将受到很大影响。

为“吃掉”这些“废弃物”,这个区的支柱企业海化集团与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设了蒸氨废清液兑卤晒盐工程,创造了世界制碱史上蒸氨废清液不排海的先例。他们还投资建设了以蒸氨废清液为原料的氯化钙项目,每年生产氯化钙12万吨,产品85%以上出口。

随着纯碱扩产,产生的废液也相应增加。为消化新增废液,海化集团又开始建设年产30万吨氯化钙项目。该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能实现蒸氨废清液零排放,而且会大大提高蒸氨废清液的利用率。

为避免吹溴制盐后的苦卤外排对海洋造成污染,这个区利用制盐苦卤生产硫酸钾技术,建设了硫酸钾厂,生产硫酸钾、精盐和氯化镁。其中硫酸钾产品替代了进口,填补了国内该工艺规模化生产的空白,不仅进一步拉长了产品链,而且将进入系统的有用成分全部综合利用。

为使废弃物粉煤灰、废石、废渣得到有效利用,这个区建成了水泥厂和新型墙体材料厂,每年综合利用粉煤灰、废石等30多万吨,不仅避免了污染,而且节约保护了土地。

据海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徐松萃介绍,近3年来,海化开发区每年用于生态工业的投入都在3.5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龙、资源封闭循环利用为特色的“互联网”和生态工业体系,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统计资料显示,这个区新增利税中“三废”综合利用企业所创造的利税已达20%以上。

海化开发区“循环经济”的实践获得了良好回报,凸显了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在生态工业建设中,海化人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三高”化工产品。目前就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言,海化集团不仅已有纯碱、硝盐、癸二酸3个世界第一,有氯化钙、三聚氰胺、水玻璃3个亚洲第一,有原盐、溴素、溴化物、小苏打、灭火器、三单体等8种产品达到了全国第一,而且调整了结构,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现有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有30多种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突破了1亿美元。海化开发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

海水养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由于几乎没有污染,这个区的海水养殖业同样红红火火,与工业比翼齐飞。目前,全区生产对虾、梭子蟹和各种贝类16万吨,收入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32%。万亩滩涂成为十分抢手的金海银滩。区内的民营企业潍坊龙威实业有限公司是潍坊市最大的沿海水产养殖和滩涂综合开发企业,有滩涂40多平方公里,拥有海水养殖场2.5万亩、贝类养殖场13.5万亩。据了解,由于从源头上解决了海域污染问题,使滩涂贝类和海水养殖业免受污染,海洋生物资源恢复很快,为养殖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去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利税均比上年翻一番。

良好的生态经济环境提升了海化的形象和投资吸引力。目前,已有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株式会社、世界知名企业以色列死海溴集团、美国先进科技有限公司、韩国宇城阀门株式会社、加拿大安德鲁公司、菲律宾大红鹰集团等18家外资企业入驻各类生态工业园区。2004年,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5亿元,在建和新开工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15个,超过亿元的项目4个。去年9月,在鲁台经贸洽谈会期间,海化集团与马来西亚知名企业杰克思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投资总额逾13亿元人民币的马来西亚JAKS工业园将落户海化开发区。

海化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实践,引起了生态专家、经济学家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土皆、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生态学家马传栋等来海化实地考察后认为,海化自觉运用生态经济原则,把在工艺上有内在联系的企业聚集到适当区域,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工业“食物链”,实现了废弃物在区域内闭路循环和再资源化,建立了一种区域内的工业生态平衡,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和生态经济综合效益,闯出了一条发展生态工业的新路子。

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

潍坊海化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苏立科说,海化开发区正在按照山东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制定“循环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全区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将污水处理后回用、废物综合利用与建设“循环经济”型产业结合起来,将现有工业区改造与建设循环型经济园区结合起来,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产品结构调整、治理污染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与建设体系。目前,海化开发区重点从建立“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型经济园区和循环型社会三个层次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努力构建以资源链纵向闭合、横向耦合、区域整合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以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海化开发区邀请专家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谋划策。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省环保局等单位的3位院士、9名博导组成的专家组,对海化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了评审论证。中科院李文华院士认为,目前潍坊海化开发区以发展海洋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已初具规模,今后只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思路持续走下去,相信用不了几年海化将会在山东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群和环渤海经济区中崛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发展“循环经济”的典范。

海化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作用已经显现。可以说,海化在潍坊北部沿海经济发展中正在担当“龙头”的角色。其潜在的效应现在还很难估量。但至少有一点人们已经明显意识到,那就是海化建设生态海洋化工、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创新实践,与山东省“加快建设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发展环渤海经济增长区域,起跳着同一脉搏。

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基地,将会在渤海莱州湾畔迅速崛起。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