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在高新区奠基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工委书记、市高校工委书记张惠,市人大副主任徐航,市政协副主席、高新区管委主任刘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单俊伟,青岛大学校长夏临华,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赵铁军等出席了奠基仪式。
仪式上,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卫平介绍了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情况。他说,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市高新区依托,联合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5所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力量雄厚,拥有12名两院院士,66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59个重点实验室,承担着一批国家和省部、市级科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在海洋科学、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等领域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的建设,将改变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原有的分散布局,为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更加集约的发展体系和运作机制奠定基础。
吴德星作为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建高校代表在仪式上做了讲话。他说,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的正式奠基,标志着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壮大,必将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依托人才和科技优势,不断追求学术卓越与引领和贡献社会的辩证统一,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大学功能延伸和能量释放机制。作为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依托单位之一,海大有责任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助推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张惠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的奠基表示热烈祝贺。她说,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创新创业的平台,是全市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基地。高品质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个地区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座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创业环境的综合体现。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对于推进青岛市“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支撑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市委高校工委,科技局、财政局,高新区管委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共建高校师生代表以及工程建设单位代表等参加了奠基仪式。
吴德星校长在奠基仪式上致辞
奠基仪式现场
合影
背景资料: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简介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的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于2002年6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启动建设。2010年,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进行重组,由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高新区管委共同组建。2010年8-10月,科技部、教育部对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组织进行了认定验收。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对于驻青高校建设一流的大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青岛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青岛高新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位于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中央科技岛群科研开发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域。根据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梯次发展的工作思路,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主要建设研发孵化区、企业中试加速区、产业开发示范区。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国际学术会议培训中心、综合孵化器和中试基地,规划用地123.9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计划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