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由于旅行社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一些消费者报团只重价格不重质量,“零负团费”低价游一直活跃在旅游市场上难以杜绝,但是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旅游市场,品质游、深度游却更加受到游客的青睐。省会旅行社人士表示,今年夏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遭遇导游恶语相向、逼迫购物的新闻,在香港和内地一些旅游城市频频上演并不断升级,使得一直活跃的低价游市场呈现迅速萎缩态势,取而代之的是品质游、深度游越来越受欢迎。
低价团越来越受冷落
日前,宁波的一个只要2980元的低价韩国四日游组团,最终因为预订的游客退团,被迫取消。而一位游客退团时的话正好说出了多数人对低价游的担心:“之前香港等地频频爆出低价团被导游强行要求购物,低价韩国游会不会也会出现类似情况?算了,还是别为了省几个钱受气吧。”
记者了解发现,省会旅游市场上这种因对低价游质量担心转而选择高品质“纯玩团”的消费者也不在少数。而有好几家以前经营低价香港游的旅行社,在“双节”长假出游的宣传单上都取消了低价游项目。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之前该社低价游组团并不是该旅行社经营的,是为其他旅行社收客。前段时间一系列的负面新闻,使咨询报名低价游的消费者越来越少,他们已经不做低价游业务了。
前不久,一项主要由年轻旅游者参加的网络调查也显示,年轻消费者更偏爱品质旅游,低价购物团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小。其中,85%的受调查者表示将拒绝低价购物团旅游,愿意选择低价团旅游的比例只有约15%。超过七成受调查者认为旅行社的低价竞争对游客不利,将降低旅游质量,不到三成认为对游客有利,可以降低出行成本。
“无论是低价机票还是低价团,对消费者的刺激效应已经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细细算一笔账的话,报“纯玩团”的费用和低价团的总费用其实差不了多少。低价团很多费用需自理,有时还被强迫购物,住宿条件也不尽如人意,高高兴兴出门,有可能垂头丧气回家。
品质旅游需要多方维护
一方面,消费者对低价游越来越不买账,另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旅行社低价或“零负团费”出团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十一”黄金周前,我省旅游部门开展了“2010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第二次旅游市场检查活动,其中旅行社的“零负团费”出团和旅游产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就是检查的一个重点。同时,为给旅游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放心的旅游环境,我省各地还开展了万名志愿者旅游景区宣传周活动,以高校旅游专业、旅游学校学生和旅游从业人员为主的志愿者,深入旅游景区开展“品质旅游,理性消费”宣传,发放旅游公益宣传品。
省旅游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再次提醒,游客参加旅行社出游时要擦亮眼睛,提防受骗。他说,“十一”黄金周过后,一些旅行社针对中老年人的错峰出游产品开始加大宣传力度,错峰出游确实可以降低出游成本,但也不要盲目追求低价,避免落入以增加购物、自费项目为主要服务内容的“零负团费”陷阱。
该负责人表示,在签订旅游合同前,要认真了解出游目的地的游览项目,阅读出游须知,签订规范合同,并索取正规发票。明确旅游行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内容,特别明确住宿标准、用餐标准、自费项目和购物次数及停留时间等,做到明明白白消费。旅游行程中如发生纠纷,游客可先与导游及旅行社协商解决,或向当地旅游部门投诉。如不能解决,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待返程后向组团社所在地旅游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旅游产品多样性的提升,如何让游客得到更有品质的旅游,如何更好地享受旅游乐趣将是旅行社更多思考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