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长假期间最忙碌的是哪个人群?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导游这个职业。说起“导游”二字,很多人联想到的就是他们能够外出“游山玩水”,可是,接触过导游的人都知道,他们的生活可不是那么“幸福”。长假过后的第一个休息日,独家深读记者走进导游的世界,通过他们的叙述,渐渐理解了在众多游客假日出行期间,这一特殊人群的酸、甜、苦、辣。
黄金周带团出行
提前一周就得准备
“我们带游客出行,就和交警值勤、白领上班一样,都是工作,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说起来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带团出去时,心理压力挺大的。”刘一飞是山水旅行社导游部经理,也正是因为“经理”的职位,比起一般导游,他操心的事更多。
很多专业人士曾经形容,导游是整套“大餐”的“调味剂”,有了他们,旅行社才能根据游客需求,烹饪出可口的饭菜,足见导游对于旅行团的重要性。
黄金周虽然是10月初,不过从9月中下旬开始,所有的旅行社和所属导游便开始准备众多游客的“旅游大餐”。刘一飞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着手忙于分派各旅行团的导游配置,并给自己安排在10月1日当天带领一个32人的旅行团。“短线游的客人较多,一般就两三天一个来回,所以黄金周期间,就有一些导游要带两个团队。”
放假前的几天,刘一飞和不少导游通常是早晨准点去单位,往往要吃过晚饭,才能忙活完手里的事,几乎一天也轮不着休息,直到出发的前一天,还得联系车辆,和司机通电话,查询高速路况、天气状况等。
如果是平时,刘一飞率队前往北京野三坡,会将集合时间定在7:00左右,再满满当当安排行程。不过黄金周的第一天,刘一飞一点都不敢大意,“就怕路上堵车,所以我挨个告诉团友,希望大家能够克服一下,提早一个小时集合出发。避开高峰期,还能多玩一会儿。”
离预定集合时间还有40分钟左右,刘一飞就来到集合地点,一边等候旅客,一边联系客车司机,再次查询天气、路况等信息。32名旅客先后登车,核对人员无误,他才算松了口气,抽出时间喝口水,开始讲述第一天行程计划、注意事项等。一切都还顺利,旅游车行驶途中没有遭遇堵车,只是行驶速度稍慢——皆因高速车辆太多。
办理入住手续、用过午餐之后,1号中午刘一飞才率队抵达景区入口附近。野三坡景区多年来已经处于饱和接待状态,因此在黄金周排队购票、入场的时间,要比平时的半个小时高出至少一倍。“当天我去排队,让游客们暂时自由休息。可排队时间过长,很多游客就闹意见了,我只好一边向游客解释,一边和景区商量提高工作效率。”从人堆里钻出来,把门票拿到手中时,身穿短袖衬衣的刘一飞浑身已经湿透。
进入景区,游客们便甩掉刚才的烦躁情绪,转而在刘一飞的带领下,游览景点,悉心聆听介绍。虽然导游随身会带着扩音器,可当天景区的人实在太多了,刘一飞还记得,他当天几乎是对着喇叭喊,32名游客才能都听清楚,一个下午过后,他的嗓子又干又涩……
当天晚上的节目,是此次旅行线路的重头——篝火晚会。虽然他晚上的工作以清点人数、提醒游客注意用餐等细节为主,但游客们围着篝火吃饭、游戏、跳舞时,他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家,防止游客摔伤或发生其他意外。
10月2日8:30左右,游客陆续退房、登车准备游览。刘一飞习惯性地逐个房间转一圈,看看被子下面、卫生间内,有没有游客丢失的财物。“以往就发生过类似的事,东西忘在酒店一般丢不了,但是再返程索取,又费时又费力,也影响所有游客的情绪。所以我多跑几趟楼梯,也不愿意漏过一些细节。”
当天的行程安排是,上午在附近景区游览、中午在路上用餐,然后再返回天津。“上午有个不错的娱乐活动,就是划竹筏,但是因为景区人太多,排队时间很长,于是只好放弃,这让个别游客有些不开心。”刘一飞说,平时在景区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控制在3个小时左右。但是黄金周期间各地往来游客很多,大家走路、拍照耽误的时间就更多,所以时间要适当延长到4个小时左右。这样一来,一般走路较快的游客会先返回集合地,较慢的还要等一会儿,他通常要逐个打电话联系晚到的游客,实在打不通电话就要跑进景区到处寻找,避免耽误后面的行程。
当天下午回到天津解散团队,已经接近黄昏。
刘一飞回到家,连吃饭的力气几乎都没了,直接就把自己“扔”在了床上……
自比旅游“保姆” 全天“伺候”游客
像刘一飞一样,很多长期从事这一职业的导游,将自己比作“保姆”。“你想想看,保姆是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我们是出门照顾几十个游客吃喝玩乐,这工作强度和压力,可不是保姆能比的,两个职业的交集就是,都要把被照顾对象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这里所说的安全,首先就是行车安全。刘一飞说,他这次带团出行,出发时间是白天,行车安全系数很高,如果是晚上出团,导游的压力就更大。因为全车游客都要在车上睡觉,只有驾驶员开夜车,为了避免驾驶员犯困,导游总要找话题和驾驶员说话,防止驾驶员意外打盹,因此导游夜里带团出发时,往往一宿不合眼。
其次,所谓的安全,就是住店安全和自由活动时间安全。“1号中午到达预订酒店,忙着给大家安排16个房间,核对人名、拿钥匙,要把整个酒店的楼梯走上几个来回,并记住最需要照顾的游客(如老人、孩子)居住的房间。”刘一飞说,每天晚上自己睡觉前,都要与所有的游客通话,确认游客安全回到酒店,并叮嘱转天集合时间。如果有一名游客联系不上,或者回房较晚,他都得连夜等候或寻找。“不夸张地说,每天工作时间在十五六个小时左右,睡觉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而睡觉的时候也得睁着眼,夜里看到顾客的电话、短信时,必须尽快回复。”
“保姆的另一个职责就是伺候雇主的饮食起居,我们也是一样。”
刘一飞说,10月1号、2号都是黄金周最高峰的时段,所有景区爆满不说,就连餐厅也是挤不动。几乎是到一个饭店,就要他自己找椅子、抢桌子,让所有游客坐等上菜。导游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客人的菜上不完,导游就不能先吃饭。往往在高峰期,服务员传菜速度很慢,导游就得跟着搭把手,甚至有时候还得趁机中途截留,把其他桌的饭菜抢先端到自己游客的餐桌上,否则游客就可能闹意见,或者影响下面的行程。“要说这一点,保姆可比我们幸福,因为他只需要伺候一个人,或者一家人就够了。我们导游可是要一口气照顾十多个家庭,几十口人。”
得到游客礼物 心里滋味真甜
俗话说,日出千言,不损自伤。众所周知,作为导游,几乎24小时要和别人打交道,每天说话、动脑等劳累程度,是外行人想象不到的。
不过,身为旅行团的“保姆”,导游也有特别开心的时候。天津大亚国际旅行社导游刘建国也是黄金周忙碌大军的一员。他说那几天最开心的时候,是10月4日在首尔度过的一个下午。“当时整个团队已经开始从景区乘车返回酒店,为次日返程做准备,客车正要发动,一名乘客突然想起什么,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匆匆跑下车了。”
在异地带团,最担心的就是游客安全,就在刘建国告知驾驶员赶紧关门,并要下车去追游客时,只见那名游客举着一个冰激凌,远远跑来:“刘导,送你一个冰激凌,这两天辛苦你了。”游客跑到车前,将冰激凌递到刘建国眼前。
刘建国猛然想起来,他最喜欢吃冰激凌,像有些烟民一样,他几乎是每天不离手,刚才在景点忙着为大家拍照、挑选纪念品,路过几个冷饮店都没有买。于是,好心的游客为了表示连日来对他的谢意,特意跑去买了这份“不能带走的礼物”。
“说真的,我从不图游客会送我啥,但那时候,我特别感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