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名 火箭吊
英 文 名 Tomini Surgeonfish、Tomini Tang
拉丁学名 Ctenochaetus tominiensis
地理分布 分布在中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礁海域,分布范围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大堡礁北部、所罗门群岛(Solomon Islands)、帕劳群岛(Palau)、瓦努阿图(Vanuatu,西南太平洋岛国)和斐济一带海域。最近报告显示在汤加(Tonga)海域可见其踪迹。
繁殖方式 卵生,群体产卵型。
气 候 带 热带,北纬10度和南纬15度之间
习 性 栖息于有遮蔽的沿岸珊瑚礁区水深3-45米之间的水域,通常生活在珊瑚丛生的陡坡附近。多半单独或小群生活。
最大体长13cm。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尾柄部有一尖锐而尖头向前之矢状棘。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吻部呈乳头状突起,上下颌各具刷毛状细长齿,齿可活动,齿端膨大呈扁平状。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内凹。体被细栉鳞,沿背鳍及臀鳍基底有密集小鳞。成鱼体黄褐色,胸部白色泛蓝,体侧没有任何线纹。眼圈黑褐色,眼睛前方各具一白色斑点。背鳍和臀鳍基部暗绿色,软条部末端及鳍缘为黄色;腹鳍黄绿色,胸鳍淡色透明;尾柄上下方各具一黑色斑点,尾棘黑褐色,尾鳍白色泛蓝。与所有栉齿刺尾鱼属鱼种一样,火箭吊的幼鱼和成鱼截然不同。幼鱼体灰白色,尾鳍叉形。随着成长,体色逐渐转为墨绿色。而当长至成鱼时,体色变为黄褐色,尾鳍弯月形。
食 性 主要以丝藻和附着在碎石上的单细胞藻类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