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民:集中集约用海 打造蓝色经济发展新高地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海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基本载体和物质基础。如何做到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使用好海域,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极为重要。”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不转变分散、粗放的传统用海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侯英民一改初见时温和的语调,一连用了3个“难以为继”,足以凸显转变用海理念的重要与紧迫。
在他看来,要解决传统分散、粗放的用海方式问题,关键在于选准“两个突破口”。“在海域开发空间布局上选准突破口,实施集中连片开发,不能遍地开花;在海洋产业结构上选准突破口,培植具有独占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重复雷同。”
集中集约用海集中更要集约
“集中集约用海,是寻求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结合点和平衡点,是促进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理念,是转方式、调结构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探索和尝试。”侯英民说。
集中,就是在布局上改变传统的分散用海方式,在适宜海域实行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开发;集约,就是在结构上改变传统的粗放用海方式,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面积的投资强度。“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占有最小的岸线和海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果。”侯英民认为,集中集约用海本身是先进的用海方式和生产方式。
“集中集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侯英民认为,“应坚持集中基础上的集约,集约前提下的集中。”既要鼓励集中,限制分散用海,又要注重海域的集约使用,集中集约区域投资比较大,决不能一般化开发和建设,要严格准入条件,制定准入机制。制定单位岸线和海域投资强度、以及不同产业用海的容积率、建设密度,实现占用最小岸线和海域,产生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围填海的总体规模、开发时序要做出认真论证,远近结合,分步实施,不能盲目求大,应坚持维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的科学适度用海。
集中集约用海 “蓝”字当先
“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特征是生态环保。相对于单宗分散用海而言,集中集约用海规模较大,在局部海域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必须高度重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负面影响。”侯英民强调。
“集中集约用海理念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用海新模式最显著的优点,它不光只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敏感区的蚕食性破坏,还能修复整治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他以丁字湾为例给记者说明这一点。目前该湾泥沙淤积严重,生态功能减弱。通过把该湾区域集中集约规划建设与海洋环境的整治修复结合,使海湾水域面积从1/2扩大到2/3;通过疏浚清淤所获泥沙,填海建设离岸人工岛,打造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从本质上说,丁字湾集中集约用海规划是整治而不是填海,是‘退滩还海’,优化该湾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
“为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集中集约用海区域选址非常重要。”侯英民特别强调,一定要避开海洋生物资源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海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以及领海基点、重要地理标志、优质沙滩、河口容沙区等特定海域。对集中集约用海要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尤其是对近岸海域生物资源、底质地貌、泥沙运移、纳潮量等产生多大影响,要做科学分析,做出具体而翔实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也就是要做好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估、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对规划进行听证等工作。
新理念打造蓝色经济发展新高地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优化生产力布局,集中打造一批海洋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和经济高地。”侯英民认为,集中集约用海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本着区域和产业互动,彰显特色,避免产业低质同构的原则,提出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域的产业定位”,侯英民说。如龙口市装备制造业突出,就将龙口湾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定位为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丁字湾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就将该湾定位为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禁止发展重化工业。“这些不同功能定位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实施,将在山东半岛形成一批蓝色经济优势产业集群,显著改变我省沿海地区产业低质同构的突出问题。”
“集中集约用海还能有效推进海陆统筹区域经济一体化”,侯英民强调,“而海陆统筹是蓝色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他说,集中集约用海充分考量相邻陆域的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搞好与陆域、土地、环保等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实现海陆统筹协调发展。他举例说道,“如果我们打通渤海,半岛蓝色经济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联系就和现在不一样了,那样就多了一个非常便捷的通道,蓝色经济区的辐射能力也会大大提升。”
“除国内统筹,海陆统筹还可以考虑国际合作”,侯英民接着说。比如,可以争取政策把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实验区,还可以打通中韩之间的海底隧道,“这些都会极大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辐射力和活力”。
“但是,集中集约用海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总结、创新和完善。” 侯英民坦言。比如,还需进一步加大集中集约用海环评力度;要着力提升海域使用集约化水平;还要创新集中集约用海的体制机制。“如引入市场机制,采用BT、合作开发、委托建设等多元化投资模式;可以大力推进海域使用权物权化,开展海域使用权物权化试点;可以采取适当财税政策,鼓励异地资本参与集中集约用海区开发建设等等”。
据侯英民介绍,山东省已选划丁字湾、龙口湾等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作为今后较长时期内重点用海区域。“9大集中集约用海区规划建设已初步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和海洋经济试点省方案,成为沿海各地发展蓝色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他笑着告诉记者,据匡算,到2020年山东省9大集中集约用海区将形成上万亿元的海洋经济产值,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凸显新的增长极态势。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