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世界性的公害

来源:今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46:55 

据报道:“1972~1994年我国有记载的赤潮共发生了256次,每年经济损失约10亿元。”又据报载:“2007年我国发生的赤潮比2006年还多,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100次”(《中国海洋报》2007年11月20日)。
赤潮亦称“红潮”,是由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细菌,主要为藻类),即赤潮生物急剧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的海水变色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原是一种自然的海洋现象,古已有之。在《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中说:“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臭了,埃及人就不能喝这里的水了。”1831~1836,达尔文在《贝格尔航海纪录》中记载了在巴西和智利近海发生的束毛藻引发的赤潮事件。
现代的赤潮现象则多为人为引起的水域灾害。上世纪50年代以来,赤潮现象逐渐增多。西欧、北美、东亚等许多国家的沿海都频繁出现赤潮现象。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于是人们逐渐重视对赤潮形成机理和危害的研究。
形成赤潮的基本条件是:适合的海水温度(20℃~30℃)和盐度(26%。~37%。),以及海水的涌升流、水团和海流的交汇,使海底营养物质上升到上层,造成水域富营养化,为许多赤潮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但是,由上述因素引起的赤潮多数是无害的,并且能自生自灭。
随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多,大量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海中;农村饲养家禽、家畜和使用化肥形成的污水也随雨水、河水流入海中;海水养殖也可形成大量污水。上述人为因素,使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元素在海水中富集,造成海域高度富营养化。当海域处在干旱少雨、天气闷热、水温偏高、风力软弱、水流缓慢的情况下,近海海水与外海海水交换不畅,富营养化的水难以淡化,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和高度聚集,就会形成有害的赤潮。
据研究,能引起赤潮现象的生物有260多种。形成赤潮的海水颜色,随赤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而异,一般为红色或近红色,也有黄色、褐色、绿色的。其危害有三个方面:
一、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破坏了海洋中正常的生态结构,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二、直接对渔业和水产资源的破坏,如1993年夏季的赤潮,使我国的许多对虾养殖场发生虾病,有的养殖场对虾全部绝收。
三、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由赤潮引发的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10多种贝毒的毒害作用比眼镜蛇毒素高80倍,麻醉作用比一般麻醉剂(如普鲁卡因、可卡因)还强10万多倍。人食用积有贝毒的海产品后会中毒,严重的会死亡。如1986年12月,福建省东山县一些群众,因食用赤潮发生区的花蛤,造成136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
避免海区富营养化,控制赤潮,人们已有所行动,如《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