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诞生

来源:舟山科普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49:40 

珍珠是人类钟爱的珍宝,然而对生严它的贝类来说却是难受的折磨。珍珠的形成是因为一些外来小东西,则砂粒或寄生虫卵掉入贝壳内部,停留在外套膜和外壳之间,外套膜于是不断地分泌出珍珠质把入侵的小东西层层包裹。几年之后,一颗颗珍珠便诞生了。说起来,几乎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能力制造珍珠,然而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在天然的情况下,能够产生一粒好珍珠是极为困雄的。一粒珍珠从它的母体出生(幼虫)开始到最后珍珠育成,至少需要5年时间。在这期间,寒暑易季、食物短缺等情况都会随时对贝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珍珠产主不利影响。早期的采珠人能在一千个贝壳里面找到一颗珍珠,那就很不错了,要是有一颗完美的珍珠出现,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真正的好珍珠,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我们平常看到的珍珠,通常是由珍珠母贝产生的。珍珠母贝壳内有彩虹般的光泽,所以造出的珍珠也有同样美丽的光泽。天然珍珠稀有而名贵,皇爵、贵妇等上流社会人士无不用珍珠作为装饰品以炫耀自己。但自从日本人在20世纪初成功改良了养殖珍珠的技术后,人工养珠已成为较便宜、妇女能普遍拥有的珠宝。养珠的方法是把人造珠核植入活的珠母贝体内,三五年后就可以采收形状完美的珍珠了。近年来,养珠业盛行,估计世界每年可以生产5亿颗珍珠。

珍珠的种类、形状、色泽和大小多种多样,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珍珠名叫“真主之珠”,也称“老子珠”,为天然海水珍珠,长241毫米,宽139毫米,重达6350克,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它于193457日在菲律宾的巴拉旺湾被发现,现存于美国旧金山银行。就形状而言,圆形的珍珠最受欢迎,另外还有梨形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珍珠。珍珠的颜色丰富多彩,有白色、奶白色、奶黄色、粉红色、玫瑰色、古铜色、深蓝色、黑色等。一般浅色珍珠具有特殊的珍珠光泽,这是珍珠的表面和内层多界面经过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混合作用产生的光泽。而深色珍珠具有金属光泽。有色的珍珠由于数量较少,价格要比白色的贵。

珍珠不仅美丽还很娇贵。组成珍珠的主要矿物文石,它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与汉白玉、大理石相同。碳酸钙的化学性质是很不稳定的,它极容易溶于酸,甚至连醋酸也会腐蚀它。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妆品、油脂、酒精、酱油、醋、有色颜料,甚至汗水,都可以腐蚀浊珍珠的表面,而使珍珠失去迷人的光泽。文石是一种不稳定的矿物,它会自动变成另一种矿物方解石,当珍珠内部发生这种变化时,珍珠会发黄,同时失去美丽的珍珠光泽,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有句成语叫“人老珠黄”。几千年前的玉器、宝石,经常能完整地保留到现在,可珍珠却很难见到千年以上的古董,与文石转变成方解石不无关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