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生前说过:中巴友谊比山高,比海深。这后一个比喻用在两国海军和海上合作项目上最为恰当。”这是巴基斯坦海军参谋长巴希尔上将不久前在会见到访的中国媒体代表团时情真意切的话语。
盛夏时节,中国媒体代表团对友好邻邦巴基斯坦进行了访问。10天旅程,我们亲眼目睹了中巴海上防务合作的繁花硕果,亲身感受了巴基斯坦海军官兵对共同构建和谐海洋的热切期望。
中巴海军及海上项目合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进入新世纪,中国海军首次在东海海域与外军进行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演习,仍然是与巴基斯坦海军携手并肩;随着中巴两国在能源安全、海上通道、反恐等多个领域战略需求的增强,中巴海上防务合作更为紧密。
在两军互访、联合军演、武器装备合作的背后,还有心灵的沟通和互信的增进。在我们到访的拉合尔海军战争学院,曾走出过13名中国海军学员。教官拉希德上尉说道,巴中两军人才交流已持续多年,许多人都想去中国军校接受培训,他本人就曾在中国的海军学院学习过一年。在介绍该院情况时,他特意在幻灯片的首页用中文书写“欢迎来到海军战争学院”,令中国记者备感亲切。卡拉奇的巴哈杜尔海军军事训练基地与中国海军颇有缘分,这里培训过多名中国学员,也有不少像拉希德一样有中国留学背景的教官。
如今,中巴海上战略合作已不只限于防务领域,在与巴基斯坦海军将领的交谈中,将军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经济海洋。拉合尔海军战争学院负责人艾哈迈德中将表示:“巴中海上项目合作有许多机会和空间,比如港口、渔业、海上经济区、造船、船坞建设等。我们的海岸线临近世界能源通道,不仅可以为巴基斯坦、也可以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提供贸易服务。”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巴船舶制造合作就已经展开。在卡拉奇造船及工程有限公司会议室里,当一张张中巴联手建造船舶的老照片呈现在眼前时,我们对中巴两国“历久弥坚的友谊”有了更深的理解。尽管近年来因“反恐战争”等使巴国内安全环境受到严峻挑战,不少外商为此撤离了巴基斯坦,但是中巴经贸合作之船仍在破浪前进。在船台上,我们看到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正在挥汗如雨地指导巴方工人焊接,距船台不远处,一座专为中方人员修建的宿舍楼已经拔地而起。
原定参观瓜达尔港的行程因天降大雨被迫取消,这确实令中国记者一行感到有些遗憾,但一想到这项工程所折射出来的中巴友谊,大家内心又宽慰了许多。这项当年由两国领导人共同主持开工典礼的海上合作工程,与喀喇昆仑公路一样成为中巴友好合作的象征。
2009年4月,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巴基斯坦海军应邀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多国舰艇海上阅兵式。这次活动传递的“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共创和谐海洋环境”的理念,正是两国海军共同秉持的理想追求。放眼未来,有着坚实合作基础的中巴两国海军,必将继续携手为 “和谐海洋”护航。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