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图虚名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第二季度经济规模超越日本,与此同时,世贸组织和联合国资料显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及全球第二大吸收外资国。
世界银行计算世界各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并据此将全球国家分为四等级:低收入、低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前三者都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收入等级。中国年人均GDP只有3600美元,属于低中等收入国家,排名第100多位。
多方面数据显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处于发展中阶段,尚未赶上西方的现代化进程,相信中国将会有好一段时间停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条在世界引起回响的大新闻。然而,这不是新闻,也没那么轰动,而且不完全真实。
严格说来,中国GDP的确已经稍稍超过日本。但是,GDP是一个总的统计数字。而从实际水平来看,中国仍落后于日本。不仅如此,它比突尼斯、厄瓜多尔、加蓬、哈萨克斯坦和纳米比亚都穷。
上个季度,日本GDP大约是1.28万亿美元,即1.27亿日本人人均创造的经济价值超过10000美元。但中国有13亿人口,因此中国人均GDP只有约1000美元。
当然,13亿中国人加起来的创造力要比1.27亿日本人大,但我相信,大部分头脑清醒的人宁愿按日本的标准做穷人,也不愿按中国的标准做中产阶级。
1987年,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出版了《大国的兴衰》一书。最初,书的封面上说日本将要登上中央舞台,美国即将下台,丘吉尔已经被历史遗忘。现在这个封面看起来很愚蠢。
无论如何,日本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是当时“人尽皆知”的几件事之一。现在,我们又听到关于中国的类似言论。实际上中国仍有很多问题,大部分没有通过GDP的增长反映出来。
保持清醒 防“棒杀”更要防“捧杀”
中国今年第二季度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此一排名引起部分国人兴奋,甚至有外国评论开始猜测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超过美国登上世界第一。对此,中国领导人和民众应有清醒认识。
首先,中国人口是日本10倍,GDP赶上日本,但人均GDP只是日本十分之一,经济“第二大”不等于“第二强”,不具实质意义。
其次,中国经济总量的“量”与“质”有较大反差。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GDP单位能源消耗量远高于发达国家;再者,中国农业人口多于工业、服务业、城市人口,工业化、城镇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尚有巨大差距,中国无论如何仍属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
还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仍是以政府为主导、靠投资规模拉动、对出口依存度偏高、片面强调速度的粗放经营。这样的模式很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说总量升上全球第二,但系统风险也与日俱增。
此外,“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中国攀上经济总量第二高位,“棒杀”者更加渲染“中国威胁论”,老美益发担心“老大”地位被挑战;而“捧杀”者则更起劲鼓吹中国要做“负责任大国”,拼命打中国“钱袋子”的主意,逼中国承担不相称的“国际义务”以消耗中国国力。古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信然!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按名义汇率计首度超越日本。但内地普遍反应冷静,没有大吹大擂,一些评论更是以中国距离日本还有很大差距为题。这相信不是自谦,而是认清事实,没有患上大头症。
从发展历史来看,许多国家都可以把人均GDP推到5000美元左右,因为国家有土地、有资源、有人民,这些都可以在生产中增值,但要冲过5000美元这个关口,就有很大难度。
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来看,由目前3600美元的水平,一直提升到5000美元,不会有很大困难,过了5000美元,再向两万美元目标进发,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任重道远 转变发展方式是根本
中国名义GDP已超过日本。但令人遗憾的是,人均收入才是更具指导意义的数据。而中国人均年收入尚不足日本的十分之一。
令人颇感失望的一个历史性事实是,在全球经济领域,在大国实力此消彼长的同时往往会出现金融极度混乱、货币币值大幅波动和贸易摩擦甚嚣尘上的局面。这是因为雄心勃勃的新兴大国通常是有保护主义倾向的债权国,不愿承担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
同样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也是:中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该国经常项目顺差是导致欧亚大陆储蓄量供过于求的最主要原因,并由此引发了信贷泡沫和全球失衡问题。虽然中国经济模式获得了成功,但该模式也造成挥霍性过度投资、普通民众受益不足等问题。
对全球而言,债务国需整理资产负债表,债权国则须增加国内消费,允许货币浮动并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度。这也符合中国自身利益,因为中国经济当前处于失衡状态。但中国无法既防止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又人为地维持低汇率,政策调整可谓困难重重。
以人均GDP来说,中国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
中国近年从上到下都在拼GDP,造成巨大浪费,凸显了粗放式经济和能源虚耗的缺点。当然,GDP是一张成绩表,但GDP并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现实世界里一国的体质是否健康。
事实上,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引进“超GDP发展观”,采纳人民寿命预期、教育、识字率及人均GDP等,计算人类发展指教(Human Development Index简称HDI),反映人类生活质量。去年的指数表,首名是挪威,日本排第9,美国13,香港24,中国内地92。这组排名说明了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出路。